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dlovezx 于 2014-5-29 08:46 编辑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苹果树腐烂病上升的原因
1. 苹果套袋后用药间隔时间过长 苹果套袋后,多数果农认为果子进入了“保险箱”,打药只是为了保叶,将用药的间隔拖得很长。调查发现,套袋后一般都连续喷2~3遍波尔多液,间隔期一般在25~30d以上,个别农户间隔期达到40d以上。此期(6~8月)正是腐烂病集中传播时期,由于喷药间隔期过长,给病菌传播提供了条件,这是造成苹果腐烂病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2. 树体负载量过大 由于近几年苹果价格较高,果农舍不得疏花疏果,产量过高,加之肥水等其他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大小年结果严重,树势衰弱,抗病性差,加重了苹果腐烂病的发生。
3. 肥料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山东省多数地区果园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果园土质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进入结果期后的供需矛盾突出,树势很快衰弱,导致病害大发生;再加上果园粪肥不足,特别磷、钾肥不足,是目前导致树势衰弱,诱发腐烂病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施肥时期和施肥技术不当,造成果树秋季旺长,贮备营养不足,树势旺而不壮,也导致了腐烂病的严重发生。
4. 清园药剂使用不当,病斑刮除治疗不及时 几年来啊福美胂禁止使用后,很多厂家受经济利润的驱动,更改名称,生产处许多种类的萌芽前清园“新药”。这些“新药”名称时髦,利润高,经销商喜欢推广,但内吸性差,铲除效果不好,不能有效的控制腐烂病的发生。此外,对已发病树防治方法不当、治疗不及时造成大量死枝、死树现象,有的把剪下的病残枝堆积果园里及其附近或处理不及时等均是积累大量病菌的重要原因。
5. 冻害也是诱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苹果树体抗冻能力的强弱与树势有关。树势健壮、枝条充实的树体抗冻力均较强;而树势衰弱、枝条不充实的树体,抗冻力均较弱。
二、主要防治对策 1. 套袋后的农药使用 不同农药使用的有效期不同,一般杀菌剂有效期为7~10d,而波尔多液及其他铜制剂的有效期在15d左右,因此,在苹果套袋后,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的有效时间进行喷药,才能抑制雨季腐烂病集中传播期蔓延,降低发病率。
2. 合理负载,稳产壮树 严格控制大年的挂果量,争取小年产量不小。按间隔20~25厘米留一个果不得标准,进行疏花疏果。管理水平一般的果园667平方米产量应控制在2500kg左右,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应控制在3000kg左右。克服大小年现象,提高树势,增强树体对腐烂病菌的抗侵染能力。
3. 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果园的产量足量补充氮、磷、钾肥,并做好钙、锌、铁、硼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树体贮备营养水平,控制腐烂病的危害蔓延。
4. 选准清园药剂,及时刮除病斑 清园必须选用内吸性强、铲除效果好的治疗性药剂。在苹果树落叶后和萌芽前各喷施一次。可使用硫酸铜、别腐烂等药剂对主干、主枝进行喷洒。并经常检查,3、4月突击刮,以后随时发现,随时刮治。发现病斑及时、彻底的刮除,刮后必须涂药保护,同时将残枝彻底清除,集中烧掉,或堆放在远离果园的地方。
5. 增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首先要科学施肥,盛果期施农家肥作为基肥按“斤果斤肥”秋季施入;果树专用复合化肥可作为追肥施用,但应控制在株产量的1%。其次,要合理灌水,春水要早,不要等到萌芽时浇,树液一流动就浇;花后水要浇,因为春水提前,花后必旱,还因幼果生长所需;封冻水一般应浇,秋末多雨年可不浇;无灌溉条件果园应采用树下起垄覆膜、生物覆盖技术,保持土壤水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冻能力,可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6. 加强叶片病虫害防治,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落叶病、红蜘蛛、金纹细蛾等病虫害的防治,增加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7. 及时进行桥接,以辅助恢复树势 发生腐烂病后,对主干、主枝病疤较大的部位,进行桥接、脚接,以便较快恢复树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