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秀家乡 +关注 已有274人关注
开启左侧

烟台苹果的历史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2-22 18: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说起大名鼎鼎的烟台苹果的发展历史,有这么几个节点,容我细细给你道来。
  
  一是烟台的原产苹果。都知道烟台苹果是引进品种,但这引进以前,烟台并不是没有苹果,烟台本埠自古就有苹果,不过原先不叫苹果,明代以前叫作“奈”,明代以后才称为“苹果”,不过那时的苹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果肉绵,果汁少,所以又称绵苹果。
  
  二是引进苹果改写烟台苹果历史。据史料记载,19世纪70年代初,在烟台毓璜顶东南一片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果园,果园的正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匾额上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着:广兴果园。果园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爱好园艺的牧师倪维思。倪维思夫妇1871 年自美国返回烟台时,从他的家乡纽约州带来了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开始了西洋苹果与烟台本地苹果嫁接的历史。数年后,结出了与本地苹果迥然不同的果实,这种苹果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瓤儿脆,酸甜可口。于是,便不断有当地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西洋苹果的枝条,与当地的绵苹果嫁接,很快,在当时的芝罘西沙旺、南山一带便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
  
  第三个要提的,是烟台福山区的韶瑞口村。20世纪初,经常到烟台出售农副产品的福山县绍瑞口村的青年农民唐殿功,一次经过广兴果园时,他趁看园人不注意,剪下几根枝条,回村后嫁接到自家的果园里,三年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烟台青香蕉苹果。唐殿功又将自家果园的枝条剪下送于乡亲们嫁接栽培。自此,青香蕉便在绍瑞口村一带繁衍开来,并一度成为烟台苹果的主打品种。抗战爆发以前,烟台苹果达到一个相对鼎盛期。当时烟台街上收购果品的商行、货栈37家。烟台苹果在这里集中后,通过陆路运往省内各地,通过水路南下、北上,并经香港转销至菲律宾的吕宋等地。烟台苹果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走出烟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新中国诞生为烟台苹果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里还是要说韶瑞口。1953 年秋天,绍瑞口村果农、县劳动模范张成瑞在自己的1.83 亩苹果园里创出了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他和本村果农、县劳模陈培田共同商定,各自精选 “青香蕉”苹果一箱,邮寄给北京的党中央、毛主席,表达翻身果农对党的一片深情。随后,在1958 年、1959 年、1967 年、 1968 年的四年里,绍瑞口都以大队的名义给党中央、毛主席寄送苹果,每次,中央有关部门都如数汇款,并表示谢意。1968 年,绍瑞口大队在接到汇款同时,还接到党中央的回信:心意已领,请以后不要再寄送苹果。可能是有关部门考虑到,总是这样寄送也不是个办法。于是,1972 年,在周总理亲自安排下,从这一年开始,福山苹果对北京和中央国家机关实行“特供”。在那个评比还不盛行的年代,“特供”不是金牌,胜似金牌。这是烟台苹果靠自己的品质赢得的崇高荣誉。
  
  第四个节点我们要说的,便是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烟台下属的招远市。从新中国诞生到“文革”前的这一时期,是烟台苹果发展的第二个高潮。烟台苹果不仅在面积、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但那时的主打品种,还是香蕉、国光等传统品种。彻底改变烟台苹果历史的,便是招远市,当时还叫招远县。招远引进苹果之始,正像阿兮说的,是19世纪80年代由后夼村官僚地主孙梦桃从营口引进几株秋花皮。新中国成立后,招远的苹果也获得空前发展,1959年发展到48.7万株,1970年70多万株,也都是传统品种。中国的“十年动乱”中,“以粮为纲”作为基本国策,苹果发展不受重视,甚至被当做那啥的尾巴割掉。而这一时期,日本用国光和红香蕉杂交,培育出了红富士,美国也在红星的基础上推出了名叫蛇果的苹果新品种,代替烟台苹果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动乱结束后,烟台苹果要想发展,唯一的出路是迅速改变传统品种,以优质产品赢得国际市场认可。而改变烟台苹果主打品种的,是招远县蚕庄镇河西王家村的农民技术员王宝瑛。这人从1956年村里成立高级社时,但任林业队技术员,一直大胆从事引种的嫁接研究。1980年,他试验成功自然条件下苹果快速育苗技术,接穗速度由过去的年20倍增加到1333倍。1981年春,县里引进48根红富士苹果接穗,他用快速育苗新技术进行繁育,当年秋天便出圃红富士苹果苗1.1万株。随后他又对育苗技术进行完善,将一个芽年周期繁殖20倍提高到62626倍。在他的带领下,河西王家村以及蚕庄镇,那几年大发了苹果育苗财。1983至1985年,招远县培育红富士苹果5000万株,支援全国七省二市引种栽培。而到1985年,招远建起全国第一个十万亩红富士苹果基地。所以说,王宝瑛和招远市,对红富士苹果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对改变烟台苹果主打品种,起到关键性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1995年,招远市获得中国农学会授予的“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的殊荣。
  
  第五个要说的,是中国红富士苹果之都,同是烟台下属的栖霞市。栖霞市胶东屋脊,境内到处山区丘陵,不太适宜粮食生产,但却极适合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立足当地实际,加快果业经济发展。栖霞紧邻招远市,最先从招远引进了红富士苹果,虽然发展红富士苹果比招远起步晚,但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把发展果业做为兴市立市的命脉经济,几年间苹果面积产量就超过招远市,成为中国苹果第一市,也成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都。全市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苹果,年产量达10亿公斤。
 (转载)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23:17 , Processed in 0.589560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