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草莓白粉病
分布为害: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严重。发生严重时,病叶率达45%以上,病果率达50%以上。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最后病叶逐渐枯黄。叶柄受害覆有一层白粉。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发生规律: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分散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在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风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其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发生的适温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湿度大利于流行,低温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流行。
防治方法: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深埋,切记随地乱丢;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