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梨 +关注 已有365人关注
开启左侧

[花果管理] 套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4-14 14: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套袋作用
        梨果套袋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果面光滑、美观。由于果实在袋内阴暗处生长,大大减少了叶绿素的合成。绿皮梨如黄金、水晶、早生黄金等,套袋后呈现出浅黄色或浅黄绿色,贮藏后淡金黄色,色泽淡雅;褐皮梨如丰水、新高、南水、圆黄、华山、鲜黄、秋黄、爱甘水等套袋后色泽浅褐色或红褐色,改变了原来黑褐色的果面。二是果面洁净。幼果套袋后在袋内生长,避免了风、雨、光、农药、灰尘等不利因素对幼果果面的刺激,减少了果面与枝叶之间产生的摩擦,减少了水锈与药锈,并且抑制了果点的生长,促进了蜡质层分布均匀,果皮细腻、有光泽。三是套袋后,石细胞减少,果肉更加细脆,品质大大提高。四是可以防止病虫害。对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对桃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虎、梨椿象等害虫,减少喷药次数2~3次。但套袋后有加重康氏粉蚧、梨木虱、黄粉虫进袋危害的情况发生,在套袋时要特别重视对这三种害虫的防治。五是降低果实上的农药残留量。袋内的果实与农药基本不接触,并且喷药的次数大大减少,农药的残留很少。据测定,不套袋的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可达0.23㎎/㎏,而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仅为0.045㎎/㎏。六是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藏性。由于套袋果的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入库后病害较轻。并且由于套袋的果实失水少,皱皮轻,淀粉比率高,呼吸后熟慢,是气调贮藏的首选果品。七是果品等级高。由于套袋栽培是高度的集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栽培模式,所以疏花、授粉、疏果等工作都比较严格,商品果率明显提高。

(二)套袋机理
        梨果果点和锈斑是通过果实酚类物质的代谢而形成的,套袋后遮去了大部分的光线,而且避免了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对果皮的直接刺激,从而显著降低了酚类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所以套袋果的果点明显减小,并且果皮发育均匀,果皮结构一致,气孔完好,贮藏期间失水减小,也有利于果实代谢过程中有害气体的及时排出,增加了果实的耐贮藏性能。

(三)套袋技术
        日、韩砂梨品种分两类:一种是绿皮梨,如黄金、水晶、早生黄金、翠玉、新世纪、廿世纪、金廿世纪等,这一类品种需套两次袋,第一次是套单层蜡纸小袋,第二次要套双层防水、防菌大袋。另一种是褐皮梨,如丰水、南水、新水、菊水、幸水、华山、圆黄、新高、新兴、鲜黄、秋黄、晚秀、天皇、满丰、爱甘水等,只需套一次袋,用双层防水、防菌大袋。
        1.套小袋
        (1)喷药 一般情况下山东的胶东地区在4月下旬,用10%的吡虫啉2000倍+50%保安生800倍(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据我们试验,套小袋前最好不用乳油类杀虫和杀菌剂,最好采用粉剂或水剂农药,以减小对幼果果面的刺激,减小黑点及药锈的产生。特别是绿皮梨品种如水晶(新高芽变)、黄金、早生黄金等,若在套小袋前喷乳油类杀虫、杀菌剂,在套袋后果实成熟时,就会发现在果面上出现药锈斑点及其他不应有小黑点,小斑点等,严重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2)袋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只有一种,是用小钢丝扎口的,规格大多是73㎜×106㎜。选择时要重点看一下边口的粘合是否强,小钢丝的强度是否适宜。小钢丝的强度太强,则易损伤果柄;强度太弱,则易绑扎不牢,进水、进药液,造成果面产生水锈、药锈。
        (3)时间 花后10天开始,花后15天必须结束。套袋过早易造成后期康氏粉蚧的侵入,套袋过晚也可能造成果点突出,黑斑病的感染和卷叶蛾的侵害。
        (4)套小袋 套小袋前,最好进行湿口处理,目的是为了套袋时避免造成果面划伤。套小袋前2天,将2500枚包装的小盒放于平底大容器内,小袋口向下;将小盒盖掀开,注水1.5~2.0㎝深,浸泡12~24小时,浸泡后从袋中取出需要的部分进行套袋,其余继续放在塑料袋中扎口保存。在塑料袋中,小袋的柔软性将保持10天以上。套小袋时,先将果实上的花萼等残留物除去,因为这些东西残留在果实上,容易造成 萼洼处污染。然后再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将小袋撑开,将幼果置于小袋内的中央,并将袋口扎紧。扎口时要避免钢丝朝向果实,以免果实膨大后果面被刺伤。
        2.套大袋
        (1)时间 一般在套小袋结束后30天进行,在山东省的胶东地区一般在6月初开始,上中旬结束。一般情况下应在15天内结束。
        (2)袋的选择 必须采用双层防水袋、防菌袋,以外黄内浅黄或外黄内白为佳,但外黄内白袋套出来的效果,不如外黄内浅黄套出来的效果好。外黄内黑或外灰内黑的袋套出的果色太白,出口受限,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褐色梨套一次袋,以外黄内黑或外灰内黑袋为佳(圆黄、秋黄、满丰、新高、晚秀、新兴、爱甘水等),华山可以采用外黄内红袋,这样套出的果面色泽更加鲜嫩。
        (3)喷药 在胶东地区一般开始于5月上中旬,这段时间是梨木虱处在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康氏粉蚧第一代若虫孵化,在树皮缝内的幼嫩组织处寄生;虽然黑星病、黑斑病不是发病盛期,但是也要兼防。杀虫剂可以选用如下几种:20%的杀灭聚酯3000倍、25%的速灭威300~500倍、1.0%的虫螨光3000~4000倍、10%的吡虫啉2000倍;杀菌剂可以选用7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新灵800倍、80%的喷克800倍、1.5%的多抗霉素400倍,喷药次数为2~3次,此期到6月上旬结束。
        (4)套大袋 套大袋时,与套小袋一样也需进行湿口处理,在套大袋前2~3天,用塑料或其他器皿盛满水,将袋口向下,圆弧切口向前,将袋子口部向下一个一个顺序进入水中,深度不超过4㎝;袋口向上,装入箱中,上覆10张充分浸水的报纸,挤出多余的水分,再覆上一层塑料膜,盖好纸箱盖,并用铁丝或麻绳扎紧盖口。先将纸袋撑开,使果实处在纸袋中央,再将袋口折叠捏起,用袋上的铁丝卡封好袋口,使之松紧适度。如果花瓣、雄蕊、雌蕊等附在果实上进行套袋,容易造成果萼处产生果锈,务必除去后再进行套袋。这种处理的袋口可保持4~5天的湿度。
        (5)套大袋后喷药 套大袋胶东地区一般在6月上旬结束(麦收前),这以后控制的重点以黄粉虫、康氏粉蚧、梨木虱为重点,兼防黑星病(发病高峰在7~8月)、黑斑病(发病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黄粉虫及梨木虱的有效药物是:1.0%的阿维菌素3000~4000倍、10%的吡虫啉1500倍。康氏粉蚧的有效药物是30%的绵蚜康氏净1500倍、20%的丰收保可湿性粉剂150倍、50%的保丰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对螨类有效的药物是:1.8%的阿维菌素6000~8000倍、20%的虫螨特可湿性粉剂1200倍、30%的蛾螨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此期喷药到9月中下旬结束。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7:25 , Processed in 0.083782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