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梨 +关注 已有365人关注
开启左侧

[土肥水管理] 灌水排水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4-14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灌水时期
春季灌水可有效的提高坐果率,提高抗霜冻能力。秋季干旱可以使果实减少单果重量,品质差,旱后遇雨易裂果。梨园灌水的原则是“春旱必灌,花前适量,花后补墒,严防秋旱,采后冻前必灌”。根据梨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灌水一般可按下述时期进行。
1.萌芽开花前 主要是补充土壤水分,促进萌芽开花,对新梢的生长发育,扩大叶面积,增加坐果率都有重要作用。
2.落花后和新梢加速生长期 梨树在此期需水量最多,供水不足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同时春梢的生长量也会大大减少。
3.果实加速生长期 灌水可以促进果实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对当年的产量和翌年的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4.休眠期 冬季封冻前灌水对提高梨树的抗寒性和抗旱能力都很重要。
(二)灌水方法
1.漫灌 目前大部分梨园采用的灌水方法。在靠近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地方,在园边或几行间修筑较高的畦埂,通过明沟将水引入梨园。一般来讲,成龄梨树每666.7㎡每次灌水约需20~30t,其中约有50%左右的水将成为重力水而流失,10%~15%的水因蒸发而损失,因而是非常不经济的,而且加剧土壤中水、气矛盾,容易破坏土壤结构。由于这种方法浪费水资源,以后要逐步淘汰。
2.沟灌 是地面灌溉中较好的方法。在梨树的行间开沟,将水引入沟内,靠渗透湿润根际土壤,既节省灌溉用水又不破坏土壤结构。灌水沟的多少视栽植密度而定,在稀植的条件下,每隔1~1.5m开一条沟,宽50㎝、深30㎝左右。密植园可以在两行之间只开一条沟。待水渗入地下后,平整土地,将灌水沟埋好。
3.畦灌 又称为“树盘灌水”。在梨园中以一行树为单位筑畦,通过多级水沟将水引入树盘内进行灌水。畦灌用水量较少,也比较好管理。但也有漫灌的缺点,只是程度较轻。
4.滴灌 起源于英国。整个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水泵、水表、压力表、过滤器、混肥罐等)、干管、支管、毛管和滴头。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过严格过滤后,流入干管和支管,把水输送到梨树的行间,围绕树株的毛管与支管相连,毛管上安装有4~6个滴头(滴头的流量一般为2~4L/h)。滴灌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方法,一般比畦灌节约水资源70%~80%左右。近几年国内在减少滴灌投资,避免堵塞及提高寿命等方面,有了许多优化方案,使这一技术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
5.喷灌 喷灌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的喷灌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扩大试验示范,90年代在部分重点果产区推广应用。喷灌技术不受地形、地势和地区的限制,适应性广,在满足梨树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又能明显调节梨园小气候,还可以发挥施肥和喷药等作用,是梨园中应用较多的现代灌溉技术。这种方法一般只有蒸发的损失,水的利用率一般可以达到60%~70%,比畦灌节水50%左右。喷灌有高喷与地喷两种,在空气干旱地区,喷头的装置应高于树冠。一般地区喷头装置则高于地面约30~50㎝。管道在建园时,按株行距埋在地下,分设接口通向地面,并按压力的大小设置喷头。
6.管灌 应用管道灌溉,是借助于埋于地下的管道,把水引入地下深层土壤,通过毛管作用逐渐湿润根系周围,可以达到节水、节能节地和省工的效果。在节水方面,一般情况下水的利用系数可达0.96~0.97。目前生产上选用的管材有塑料、水泥等材料,埋入地下,在梨园一般布成矩形管网,每隔50m设一水栓,接50m的长管,向根部供水。据山东省临沭县1989年试验,用陶土管渗灌,效果良好。一年灌水3次,每次每666.7㎡需要用水4~5t,如果漫灌要达到同样的土壤湿度则每次灌水需要45~50t。
(三)排水
在梨树栽培中,发生下列情况应及时进行排水。
        1.多雨季节或一次降水过大造成梨园积水成涝,一时之间渗漏不了时,应挖明沟排水。
        2.在河滩或低洼地建立梨园,雨季如果地下水位高于梨树根系的分布层,则必须设法排水。可以在梨园开挖深沟,把水引向园外。在此情况下,排水沟应低于地下水位,以便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根系受害。
        3.土壤黏重、渗水性差,或在根系分布区下有不透水层时。由于黏土土壤空隙小,透水性差,一旦降雨就易积涝,必须及时搞好排水设施。
        4.盐碱地梨园,因下层土壤的含盐量高,会随水的上升而达到表层,若经常积水,因地表水分不断蒸发,下层水上升补充,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必须用雨水淋洗,使雨水向下层渗漏,然后汇集一起排走。
在经常有积涝或次生盐渍化威胁的梨园,可以采用较先进的地下管道排水法,即在梨园地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内安装能渗水的管道,让多余的水分从管道排走。不同土壤类型排水管道埋置深度和排水管之间的距离可以参照表6-13。
表6-13  不同土壤类型常用的排水管道间距与深埋
土壤类型
导水率(㎝/d)
排水管道间距(m)
排水管的深埋(m)
黏土
黏壤土
壤土
细沙质壤土
沙质壤土
泥炭土
0.15
0.15~0.5
0.5~0.2
2.0~6.5
6.5~12.5
12.5~2.5
10~20
15~25
20~35
30~40
30~70
30~100
1~1.51
1~1.5
1~1.5
1~1.5
1~2
1~2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7:24 , Processed in 0.084314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