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技术探讨 +关注 已有1149人关注
开启左侧

套袋红富士果面水裂纹发生原因与生产对策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YANZI 发表于 2014-9-1 1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发生特点   
        1.1果面裂纹
  发病果实果面微裂,多在阴面或两果相接、叶片覆盖部位发生,呈多道褐色水波状横向裂纹或网状裂纹,果农称之为“水纹”。这种裂纹多年来都发生在除袋以后,据调查观察,受害果实在除袋前即有机械性拉伤发生,只是肉眼不易觉察而已。除袋后受环境因素影响,裂纹随着果皮的老熟进一步扩大并木栓化,才显现明显症状。
  1.2果实萎蔫
  红富士果实因大量脱水而皱皮、萎蔫、发软,果肉组织呈海绵状,果农称之为“皮球”。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果实成熟期,有的年份,平川果园第1次除袋时可发现30%左右的果实发生了皱皮现象,完全除袋后严重发生。高原和坡地果园第1次除袋时往往果实尚无不正常现象,到了着色之后,果肩部位出现众多的细小裂纹,果面皱皮,果实发软失重。在贮藏中后期。也有果实萎蔫现象发生,一般是果实梗洼周围出现有弹性的皱纹,且果色暗红,失去光泽,严重的整个果实干缩发皱。
  2、发生原因
  2.1生理因素
  富士苹果受亲本的遗传性影响,在生理上就具有易发生梗洼裂口、果面裂纹、果实萎蔫的先天性基础。概括起来,一是果面腊质层薄富士果面蜡质厚度仅为秦冠、红星苹果的1/2;二是果皮薄、展性差;三是果皮的表皮细胞及皮下细胞面积大而细胞壁薄,且刚性和弹性差。另外,富士苹果具有果实生长速度不均衡的习性。在非正常情况下,果实横径增长速度最大、最小相差13.67倍。富士苹果经过一段慢速生长之后出现快速生长,果皮组织细胞已受到损害,不再保持原有的生长能力,而果肉组织因有果皮的保护,生长能力依然,势必导致果面裂纹的发生。
  2.2水分因素
  渭北属内陆季风性气候,具有前期干旱缺水和夏秋阴雨绵绵的特点,特别是低海拔平原果区。在夏季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使果皮组织细胞受伤害而老化。夏末初秋遇大雨或连续降雨后,果肉大量吸水而快速膨大。在此情况下。受损的果皮组织不能和果肉组织同步增长,出现二者之间生长速率的不一致。使果皮组织承受不住果肉组织的膨压而导致裂纹产生。所以说,久旱遇大雨或连续降雨造成的水分供应不稳定,是果面裂纹发生的直接原因。2007年春季,渭北果区遭遇百日以上的持续干旱,幼果发育极差。5月20日出现连续5天的降雨天气。果实发育加快,使大量尚未套袋的幼果发生果面裂纹,而谢花后及时浇水的果园,幼果发育正常,未出现果面裂纹现象。
  2.3土壤因素
  渭北果园土壤黏性大,有效土层薄,加之果园连年施化肥,土壤愈来愈板结,通透性不良,果树根系上返或倒流营养现象严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容积小,对抵抗水分胁迫十分不利,成为果面裂纹发生的重要因素。芝阳镇芝阳村冯贵各0.3公顷红富士园,每年早秋667平方米施入4000千克牛粪,并结合施肥浇水深翻,土壤有机质含量1.24%,历年均无果面裂纹发生。芝阳镇芝阳村冯霞的0.2公顷红富士园,连续多年每树施奥多福系列微生物有机菌肥,土壤孔隙度提高。果树根量增加1倍以上,裂纹果率亦为0。
        此外,由于套袋后果皮的含钙量较不套袋果实明显下降,所以果实裂纹和果实萎蔫在除袋后更易发生。
  2.4树势因素
  长势强壮的树和直立枝吸水能力强,在缺雨的气候条件下,会加剧土壤干旱程度,且耗水量大,有助于果实表皮与皮下细胞的老化;多雨时果肉膨大速度又大大超过长势中庸的树和水平枝上的果实,易发生裂纹。另外,树体生长过旺,枝叶对钙的吸收发生竞争,使果实对钙的吸收相对减少。2006年,王庄镇灵泉村路创成的0.3公顷红富士园,套袋后每次喷药都混加l%的尿素,除袋时仍叶色浓绿,树势健旺,但采果前果面裂纹发生较多。有的果农在7、8月份追施尿素和含氮高的复合肥后,也导致了裂纹果多和果面粗糙。
  当然,树势衰弱,尤其是早期落叶的果树,其果实由于缺乏树体正常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也会造成果皮提前老化。据调查,早期落叶树的裂纹果率比正常树高7%-16%。
  2.5微环境因素
  苹果实行套袋,使果实的微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总的来说,套袋能够保护果实,避免强日照和雨水对果面的刺激。大大减少了富士苹果的梗洼裂口和果面裂纹发生。2007年,在长期严重春旱情况下,凡果面裂纹的幼果都是尚未套袋的果实,而已套上纸袋的均无发生。据笔者近年调查,除袋时间过晚。极易发生果面裂纹现象,而且除袋越晚,裂纹果率越高。2006年,芝阳镇北寿寺村果面裂纹现象较为普遍,就与除袋晚有关。其原因是我果区每年国庆节前后降雨频繁,除袋晚容易造成果实内外水分交换失调而引起裂纹发生。此外,除袋方法不当,裂纹果率也较高。据调查,2006年10月1日开始除袋,一次性摘除的双层内红袋裂纹果率为26.5%,双层内黑袋为44.7%:分两次摘除的裂纹果率双层内红袋为2.6%,双层内黑袋为3.5%。
  但是,套袋却有利于果实萎蔫的发生。这是因为,套袋对果实形成一种温室效应,果实在袋内高温环境下,呼吸强度大,对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增加。据笔者2005年7月中旬13—14时调查,果园自然温度27.5℃时,外围果袋内温度为32.8℃,内膛果袋内温度为29.5℃:果园气温32.0℃时,外围果和内膛果的袋内温度分别为48.5℃和41.5℃:果园气温35.2℃时则分别为59.6℃和46.5℃。1997年,我县百年罕见的干旱高温一直持续到苹果采收期,果实萎蔫现象大面积发生,套袋果园尤为严重。芝阳镇寿司村孙虎生的0.4公顷红富士园,共套日本小林袋10万只,除袋后不到两周全部果实皱缩发软,无一商品果。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实行双套袋的果园(内套塑膜袋,外套纸袋),摘袋3-5天后果实即有失水现象,表现为果皮皱缩,果肩部位发软。
  另外,由于平川果园比塬地果园、山坡果园气温高,果树上部、外围、向阳面比树冠下部、内膛、背阴面受光时间长、气温高,短果枝、矮化树比乔化树树体叶片少、覆盖率低,果实受直射光时间长,袋内温度随之增高,果实萎蔫现象都较之严重。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5

 楼主| YANZI 发表于 2014-9-1 19: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本帖最后由 YANZI 于 2014-9-1 19:59 编辑

3、解决对策
  3.1增施有机菌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平衡供水
  通过大量增施有机肥,尤其微生物菌肥或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量,减少N肥使用量,倡导果园种草、穴水注肥、果园覆盖黑地膜等先进技术措施的实施,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良好,蓄水、保水、供水能力增强,确保果实生长期土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态,不使果皮细胞因缺水过早停止生长。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要重视培育一个发达的果树根系,使其能有效利用土壤中的毛管水、束缚水和深层重力水,缓解干旱造成的缺水危机。
  另外,要合理灌溉,平衡供水,改变以往久旱不浇、坐等天雨的错误做法。使果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同时,还应该注意雨季排水,后期控水,尤其在采果前不能灌水。据有关资料,采前灌水比不灌水的裂口和裂纹果率提高73%。
  3.2通过营养节奏的调控平衡树势
  要搞好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培养壮而不虚旺稳定平衡的树势。在提高树体贮藏营养上下功夫。在果树生长期,要根据生长动态进行促控。譬如及早疏花疏果,减少养分无效消耗:谢花后40天内做到肥足水足,满足果实细胞分裂的水肥需求;花芽分化前适时控梢,5月20日前后使75%的中短枝停长;套袋后以保叶为重点进行病虫害防治,并通过叶面喷肥提高叶片功能,同时适时追肥,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防止果面裂纹的发生。
  3.3实行套袋,重视袋内微环境调控
  果袋应选用优质、木浆防水袋,如日本小林袋。在春季干旱情况下,适当提早套袋,对防止幼果果面裂纹效果显著。在高温季节,适时剪大纸袋下角透气孔达到1厘米,可降低袋内温度3-8℃,失水萎蔫果率可减少42%,要纠正阴雨天一次性除袋的错误做法,双层纸袋先除外袋,经4-5个晴天后,再于阴天或多云天拆除内袋。
  3.4、提高果实硬度。增强抗病性
  (1)增施有机生物菌肥。1997年,在果实萎蔫严重发生的情况下,笔者指导的的15公顷红富士园于6月下旬每树追施粒粒贝生物菌肥加持效钾,采收后1周才装箱销售,仍无萎蔫皱皮现象。
  (2)增施钙肥。生产证实,苹果树生长期喷施3次以上的钙肥,果皮含钙量由831毫克/千克提高到1006毫克/千克,果实硬度由5.9千克/平方厘米提高到6.25千克/平方厘米。据观察,凡重视果实喷钙的果园,特别是在春、秋稍迅速生长期和果实卸袋后增喷钙肥的果园效果独特。苹果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都有所减轻且增重效果特别明显。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莱州贤斌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9-1 2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学习学习很好
我打算打摘袋前最后一遍药
海之蓝 发表于 2014-9-1 2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亲帖子学得很到位我学习支持你!!!!
果业通网----果农的好帮手
123456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9-1 21: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学习学习很好
天边野草 发表于 2014-9-2 06: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发帖很及时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2:56 , Processed in 0.083662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