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套袋本为防病虫害,千万不要反被“病虫害”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9-9 14: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套袋本为防病虫害,千万不要反被“病虫害”
  果树套袋栽培能减轻多种常见病虫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在套袋栽培时必须注意防治。
  1、黑点病:黑点大小多在3.0mm以下,有时病斑中央有裂纹,上覆白色膜状物质,主要发生在萼洼和梗洼,严重时胴部亦有发生。

  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病菌侵染:由粉红聚端孢菌、粉红单端孢菌以及链格孢菌侵染所致。这些致病菌一般情况下不侵染果面,套袋后,袋内高温高湿,透气性差易发病。套袋前可用多抗霉素、甲托等药剂进行防治。

  (2)康底粉蚧危害:发芽前用5be°石硫合剂,套袋前用1.8%阿维霉素进行防治,套袋时要扎紧袋口防止害虫进入,套袋后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康底粉蚧第二代、第三代若虫盛发期,可用速扑蚧、乐斯本进行防治。

  (3)缺钙引起:落花后到套袋前进行2—3次根外补肥,可用氨基酸钙等结合打药进行。另外氮对钙有拮抗作用,应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促进果树对钙的吸收。

  (4)药害引起:乳油剂型的农药易封闭幼果皮孔,使皮孔细胞窒息死亡,造成果点粗大,爆裂成黑点状。含铜离子的药剂,颗粒粗,悬浮力差的粉剂,在幼果果面易发生药害形成黑点,因此在套袋前使用农药—定要注意,尽量少用乳油剂型的农药,不用含铜离子的农药。喷药时雾化程度要好,喷头与幼果保持60mm以上距离。

  (5)与纸袋质量有关:疏水性,透气性差的果袋易发病;果袋规格小,果实撑满纸袋,透气性降低,易发病。

  (6)与气候条件有关:6月下旬到7月上旬,降雨过多易发生黑点病。

  (7)与果园条件有关:地势低洼,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树势弱,环剥过重,偏施氮的果园易发生。黑点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应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黑点病的发生。

  2、红点病:果面呈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红色或紫红色斑点,斑点不深入果肉。红点病主要是斑点落叶病的病菌侵染果面造成,在套袋前除袋后打两次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能有效防止红点病的发生。

  3、果锈及小裂纹:果袋内湿度过大造成。应选用疏水性透气性好的优质果袋,规范套袋操作技术,扎紧封严袋口,严防雨水和药液进入果袋,造成袋内高湿环境。

  4、日烧:高温干旱是造成日烧的主要原因。果实包在袋内,透气性受到影响,降低了果实蒸腾速率,使果温明显高于气温,引起袋内日烧;果实在袋内长期处于弱光环境下,果皮细嫩,除袋后由于光照强度发生变化而引起除袋后的日烧。另外果实抗日烧能力与含钙量有关,含量低易发生日烧。
防止日烧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高质量果袋。
(2)避开中午高温期套袋。
(3)套袋前禁止环剥。
(4)干旱时套袋前浇水。
(5)去袋时,单层袋先将底部撕开,通风3—5天后再去袋,双层袋先去外袋,3—5天后再除内袋(切勿内外袋一起去除,日烧极容易发生)。
(6)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果树对钙离子的吸收。


本文摘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1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15-10-29 07: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辛苦辛苦,赞一个!!!!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04:08 , Processed in 0.091781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