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葡萄 +关注 已有379人关注
开启左侧

葡萄蔓枯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分析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迟二毛 发表于 2019-1-5 0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葡萄蔓枯病是葡萄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蔓割病,对葡萄藤蔓、新梢等产生危害,且一旦发病常接连发病2~3年,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本文对蔓枯病的发病规律、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果农防治葡萄蔓枯病提供技术指导。
1 发病规律
    蔓枯病为真菌病害,病原有性世代为属子囊菌亚门的葡萄生小隐孢壳菌,无性世代为属半知菌亚门的葡萄拟茎点霉。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分丝状和椭圆形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器生在子座中,烧瓶状、黑褐色。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藤蔓、叶柄等患病组织的树皮内越冬,翌年回暖分生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层,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气孔、皮口感染老蔓或幼嫩组织,潜伏4周后可呈现患病症状,老藤蔓多数当年症状不明显。多雨、潮湿天气利于病菌传播,发病,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土壤薄、肥水不足的果园以及管理粗放,植株衰弱、冻害严重的葡萄园发病重。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17.jpg
图1  老藤蔓感染蔓枯病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36.jpg
图2  新生藤蔓感染蔓枯病
2 危害症状
    葡萄蔓枯病发病初期,枝蔓出现略凹陷的暗紫褐色病斑,后期病害加重导致枝蔓逐渐变黑、变硬,表层出现纵向裂痕,为丝状,病斑处皮层组织坏死,呈腐朽状形成癌肿,病部以上枝蔓生长逐渐衰弱,甚至枯死(图1)。新梢感染病菌后,潜伏段时间后表现患病症状,嫩枝会产生凹陷的红褐色病斑,后期会逐渐扩大呈黑褐色至黑色斑块,病部向枝条深处扩展,硬化纵裂,邻近健组织仍可生长,形成不规则瘤状物,枝条易折断(图2~图4),上部枝叶萎缩变黄、叶缘蜷缩、叶片褪绿、叶柄呈现黑色条斑,果穗果实发育受阻(图5)。幼果染病,果实产生灰色病斑,后期生密集小粒点。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27.jpg
图3  一年生藤蔓感染蔓枯病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31.jpg
图4  感染病菌枝条折断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40.jpg
图5  新梢感染病菌
3 防治措施
3.1加强栽培管理
    搞好疏花疏果、合理挂果,增强树势;科学灌水、及时排水,防治果园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冬季埋土,防治冻害、特别是倒春寒危害;田间作业谨慎,避免葡萄茎、根、叶的机械损伤;及时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落花落果等残留物;科学预防地下病虫危害。
3.2科学施用基肥和追肥
    根据园地土壤地力和挂果情况,晚秋初冬将发酵腐熟充分的有机肥料配合复混肥料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开沟施入;追肥3~4次,分别为催芽肥、壮蔓肥、膨大肥、采果肥,根据葡萄生育期养分需求规律合理复配氮磷钾比例,提高葡萄植株的抗病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105085645.jpg
图6  割除蔓枯病病斑组织
3.3及时处理有病藤蔓和病株
    轻者可用锋利刀片刮除有病部位,直至无病的健康组织,重者及时锯除枝蔓(图6),剪除病果和枝梢,收集剥离的植株病体、剪除的有病藤蔓、病果等集中深埋或烧毁,有病刮口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质量分数,后同)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40%福美胂50倍液涂抹消毒,防止再次感染。
3.4化学防治
    葡萄萌芽前及时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也可喷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菌力灭1000倍或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重喷枝蔓,铲除园内植株表面的越冬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春末夏初(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及时喷洒1:0.7:200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2~3次,主要喷老蔓基部,避免气候适宜条件下残存的病菌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健康植株。生长期间可喷雾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325克/升苯甲·啶菌酯悬浮剂、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吡唑嘧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药剂,交替用药。太阳暴晒、天气潮湿、新梢生长缓慢时要谨慎喷药。
摘自《果农之友》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22:43 , Processed in 0.083233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