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樱桃 +关注 已有658人关注
开启左侧

六月下旬,谨防樱桃褐斑病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迟二毛 发表于 2018-6-1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褐斑病是甜樱桃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影响甜樱桃的品质及产量。该病除危害甜樱桃外,在桃、李、杏、梅等核果类果树上也常有发生。本文对甜樱桃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供大家参考。

timg (5).jpg

褐斑病发病初期

发病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甜樱桃叶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针头大小的紫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褐色斑,边缘变厚呈红褐色至紫红色,直径2~5 mm。病部逐渐干燥、皱缩,周缘产生离层,脱落形成孔洞。斑上具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壳或分生孢子梗,能产生分生孢子。感病的树体容易造成树势衰弱,冬季更容易受到冻害;生长时期树体生长缓慢。

timg (6).jpg

褐斑病发病严重

发生规律:

      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害落叶,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年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降雨,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叶片、新梢。不同叶龄的叶片其感病能力也有较大差别,一般病原菌多侵染老叶片,幼嫩叶片受害较轻。

防治措施:

      褐斑病的发病时间多在6月下旬,此时甜樱桃的采收工作基本完成。很多果农在甜樱桃采收完后放松了其管理工作,导致褐斑病的发生,使叶片枯萎脱落,树势衰落,造成第二年产量大幅下降。

农业防治:

      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重视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确保树体营养平衡。

      ②冬春季要彻底清除枝条和地面的病残叶,集中焚烧,重视夏季修剪,剪除和烧毁重病叶和枯死叶,能有效清除病原的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源,又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达到减轻病害危害的目的。

      ③选择种植红灯、美早、拉宾斯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喷洒还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萌芽前,树体喷洒1:1:200倍的波尔多液。谢花后到果实采收前,及采收后可喷施2~3次杀菌剂,可用的药剂包括: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2000倍稀释液。可在雨前选择保护性杀菌剂,雨后选择内吸性杀菌剂,以保证药效。

摘自《北方果树》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3:35 , Processed in 0.084262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