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其它 +关注 已有275人关注
开启左侧

大棚草莓绿色植保技术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迟二毛 发表于 2018-5-24 15: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在我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花期4~5月,果期6~7月。草莓营养价值高,被誉为是“水果皇后”。草莓水分很大,大约占89%~93%,所以吃起来水灵可口;其含糖量也很高;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其所含的维生素C,比苹果、葡萄高7~10倍;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比苹果、梨、葡萄高3~4倍。草莓有保健功效,柔软多汁,是婴儿、老人、体弱者理想的营养保健多种果品。草莓中所含的花青素和儿茶素具有抗癌作用,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还可以有效防止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常吃草莓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的风险。
timg (2).jpg
   随着大棚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展,草莓病虫害呈高发趋势,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推广实行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草莓绿色植保措施,是保障草莓高产优质和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
   比较优良的品种有红颊、章姬、红宝、法兰地等,尤其法兰地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早熟、优质、高产、抗高温、高湿能力较强,高抗白粉病、灰霉病,适合各地区温室大棚及陆地栽培。
1.2 选用无病种苗
   采用组织培养的脱毒无病种苗,可有效防止种苗带菌,生产上自留种苗要选择提纯复壮的无病壮苗。
1.3 异地育苗
   异地育苗建议选择山区进行,不仅能与生产园地隔离,减少病虫的传播危害,还能利用山区的昼夜温差,加速草莓苗繁育,促进草莓花芽提早分化,使草莓苗早移植,提早开花结果。
1.4 清洁田园
   在大棚草莓生长期间,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和病果,把带病的匍匐茎及病株一起带到棚外集中处理,减少病虫蔓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1.5 调节大棚温湿度
   结合防寒保温,在入冬前垄面覆盖黑色或银黑色地膜,棚内沟中铺园艺地布或无病稻草,采用滴灌方式补水补肥,大棚四周开好沟系,采用无滴农膜,保持棚室整洁通透,雨后及时排水通风换气,降低棚室湿度。
1.6 合理轮作
   要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重茬或与茄科作物轮作。
u=2172703914,3042912823&fm=173&app=25&f=JPEG.jpg
2 物理防治
2.1 土壤消毒
   大棚草莓采收结束后立即拔除植株,拆除地表覆盖物,如黑地膜等。用石灰氮70~100kg/667m2,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中耕, 翻拌入土,棚内地表覆盖农膜,棚内垄沟与棚四周沟灌足水。大棚上薄膜盖严,四周壅土压实,防止空气进入,使土壤温度达到50~60℃,进行土壤高温消毒,连续高温处理25~30d。
2.2 高温闷棚
   利用夏季高温闲茬时期,在施肥翻地后盖严塑料薄膜,关好棚门和放风口,闷棚5~15d,使棚温尽可能高,可有效预防根腐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同时高温也可以杀死线虫及其它虫卵。
2.3 黄板诱杀
   对于蚜虫、白粉虱发生偏重的大棚,可在棚内悬挂黄色粘板进行诱杀,每10~15m挂一块粘板,离地面30cm左右,诱杀成虫。
2.4 驱避阻隔
   蚜虫可采用银灰色薄膜进行地膜覆盖或在棚室通风口挂10~15cm的银灰色薄膜条驱避,也可在棚室放风口处设40~60目防虫网防止蚜虫进入。
3 生物防治
   在7~10月间,在育苗或定植草莓田间挂置斜纹夜蛾性诱捕器,性诱捕器的最佳使用高度1.2m左右,各诱捕器间距在15~30m左右。每2~3d清理一次诱杀的蛾子,20d左右更换诱芯,育苗地块性诱捕器布点宜采用“外密内疏”,一般每667m2放置性诱捕器2~3个。生产大棚则在每棚中间悬挂1个性诱捕器。
可以在开花至果实生长期释放捕食螨,按照益害比1:10~1:30释放,能防治红蜘蛛等害虫。
4 生态防治
   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具体做法是高温闷棚后尽早揭去地表覆盖的薄膜,土壤耕翻后任其日晒雨淋。通过调控温湿度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在开花结果期,将棚内湿度降到50%以下,温度提高到35℃,闷棚2h,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可有效控制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蔓延。
u=3955294947,3373801256&fm=27&gp=0.jpg
5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5.1 灰霉病
   灰霉病是草莓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草莓现蕾前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5.2 炭疽病
   从草莓苗匍匐茎抽生期开始预防,选用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45%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雾1次,雷阵雨或台风过后及时施药控制,药剂要交替使用。
5.3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药剂选用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布发病中心及周围植株。
5.4 叶斑病
   草莓轮斑病、角斑病、蛇眼病、褐斑病统称草莓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在发病初期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5.5 虫害防治
   蚜虫、白粉虱、螨类是草莓常见虫害,露地和保护地均有。越是优良品种,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也招蚜虫。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即可,螨类可用低残毒的触杀作用强的增效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喷2次,间隔5d,一般要在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
摘自《现代园艺》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22:22 , Processed in 0.089765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