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其它 +关注 已有275人关注
开启左侧

果树流胶病的侵染途径及防治新方法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迟二毛 发表于 2018-4-25 14: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流胶病也叫疣皮病、树脂病,危害桃、杏、梅、樱桃、李、欧李等核果类以及园林绿化部分树木,是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而且发病重。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弱的树木,发病株率在95%以上,此病轻者削弱树势,影响果园产量和观赏效果,严重者造成死树毁园。

1 发病原因

      流胶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

1.1 非侵染性流胶病

      在各地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病菌多从创伤口、病虫害伤口、冻害部位等入侵,引起伤口部位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施用氮肥多、黏土等造成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在果实、皮孔部位流胶(图1)

32854c70b25943afbb5ebcea99af855d_th.png

图1

1.2 侵染性流胶病

      是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从皮孔或伤口侵入,以后可反复侵染。

1.3 核果类果树如桃、樱桃流胶病发生多的原因

     (1)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

     (2)虫害、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霜害、冰雹、日灼等。

     (3)接穗不良及使用不亲和的砧木。

     (4)果园干旱或渍水。

     (5)土壤过于黏重以及酸碱性大。

     (6)施肥不当,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栽植过深。

2 病害症状与发病规律

2.1 非侵染性流胶病

     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发病危害果实。初期病部稍肿胀,后分泌半透明、柔软的树胶,雨后流胶重,随后与空气接触变为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干燥后变为红褐色或茶褐色的坚硬胶块(图2),随着时间推移,流胶数量增加,病部皮层变成粗状突起斑块(雨淋部分严重,背面较轻),随后木质部逐渐变成褐黄腐朽色(但无病原物产生)。致使树势越来越弱,防治不力逐渐死亡。老树发病重,幼树发病轻。

811aae48ceba4f2ea444524aac943d8f_th.png

图2

2.2 侵染性流胶病

     主要危害枝干,亦侵染果实,病菌侵入当年生新梢,以新梢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病斑,但不流胶。次年5 月瘤皮开裂溢出胶液,为无色半透明黏状物质,后变成茶褐色硬块。病斑凹陷成圆形或不规则斑块,其上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染病,产生水孢状隆起,病部均可渗出褐色胶液,导致枝干溃烂甚至枯死。果实染病,起初点状发生流胶,后变为褐色腐烂,其上密生小粒,潮湿时可流出白色块状物(图3)。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 月下至4 月中旬散发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主要经伤口、皮孔及侧芽入侵。特别是雨天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顺枝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侵入,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15 ℃左右时,在日照少、连续阴雨、湿度大情况下则病部流出胶液,随气温增高,树体流胶增多,病情加重。病菌最适宜在PDA 培养基上和25~30 ℃度条件下生长。此病一年有两次高峰,第一次在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第二次在8 月上旬至9月上旬,以后不再侵染危害。两次高峰期前的新梢生长季节,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不可错过。

66995608d51247cbb5b5fb0ac0a41b46.png

图3

3 防治措施

      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以农业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化防的主要关键期是,在侵染发病两个高峰期控制孢子的飞散及孢子的入侵。具体措施如下:

     (1)选择地势较高的肥沃的沙壤地建园。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及时防治病虫。加强对多种干腐病、腐烂病的防治;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秋末,可在树干、大枝涂白消灭越冬菌源、虫害,冬季凊园消毒,刮除胶块及其下部烂皮及木质并烧毁。萌芽前全树喷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

     (3)对于流胶,要用刀刮净;对皮层和木质部变黑腐烂的流胶部位,先刮净流胶,再将变黑和腐烂组织刮净;并用刀划几道,然后用靓果安30~50 倍液+渗透剂(有机硅等)涂抹(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的1~2 倍);也可用4~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毒涂抹。严重时,间隔7~10 天,再涂抹1 次。

     (4)生石灰防治法。涂抹时间,在树液流动期,晋城地区在3 月中下旬,此时,正是流胶病始发期,也是防治关键期。涂抹方法,将生石灰涂撒于病树流胶部位,亦可将生石灰粉装入袋内抹于流胶处;严重树先刮病斑、干胶、老翘皮后涂抹更好;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阴雨天、湿度大、树皮流出的胶液黏度大时容易沾上生石灰粉效果更好。涂抹后5~7 天流胶停止,症状消失,不再复发,此法简便有效。

     (5)生长季节适时喷药。3 月下至4 月中旬是病菌弹喷孢子期,5 月至6 月上旬,8 月上旬至9 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选择适宜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5 000 倍液,隔7 天喷1 次,连喷2~3 次,也可用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 倍液,每10 天喷1 次,连喷3~4 次。在桃树生长旺盛期(5—6 月),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600 倍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7~10 天喷1 次,连喷3~4 次,使用上述农药最好交替使用,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对流胶病防治效果好。此外,如果上述防治不理想,可能是日本囊虫侵害,可选用乐果等内吸药剂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8:27 , Processed in 0.093339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