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谢花后至套袋前的管理措施及作用 自5月上旬苹果谢花至6月上中旬苹果套袋,依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用药2-4次,其中谢花后和套袋前的2次药剂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时间需根据病虫害种类、为害程度、降雨情况和套袋时间确定。用药的种类依据病虫种类和降雨气象条件确定。 1、谢花后第一次用药。 花后第一次用药 苹果谢花后第一次用药以防治红蜘蛛、霉心病、苹小卷叶蛾和轮纹病为主,同时兼治蚜虫、锈病、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 谢花后第一次喷药以杀螨剂和保护性杀菌剂为主,根据情况适当混加对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蚜虫、霉心病、锈病、腐烂病等病虫害有特效的防治药剂。 谢花后第一次用药的时间主要根据苹果园内主要害虫的种类确定。谢花后第 7-10 天是山楂红叶螨孵化高峰期,以山楂红叶螨为主要害螨的果园,谢花后 7-10 天用药防治效果最好。以苹果全爪螨为主要害螨的果园,用药时间适当提前 3-5 天,在成螨产卵前用药效果最佳。 苹果谢花后是苹果小卷叶蛾越冬代幼虫和金纹细蛾第一代幼虫的为害期,当两种害虫为害严重时,混加对夜蛾科害虫防治效果效好、专化性的激素类杀虫剂。若花期无降雨,谢花后第一次用药以持效期较长的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果免受轮纹病、锈病、斑点落叶等病菌的侵染。 苹果开花期前后,若遇低温多雨,或霉心病严重的果园,混加对霉心病有特效的防治药剂,如多抗霉素、扑海因等。锈病或白粉病6发病严重的果园,需考虑防治锈病和白粉病。 2、谢花后第二次用药 谢花后第二次用药 由于侵入果实的轮纹病菌难以铲除,对于枝干轮纹病发病严重的果园需定期喷药,以保护未套袋幼果免受轮纹病菌侵染。 谢花后第二次用药主要保护未套袋幼果免受轮纹病菌侵染,同时兼治各种蚜虫、苹果锈病、斑点落叶病、腐烂病、棉铃虫、红蜘蛛、康氏粉蚧等。 谢花后第二次喷药时间应与第一次用药间隔 10-15 天左右。 若第一次用药后,未出现有效降雨,杀菌剂可选用持效期较长的保护性杀菌剂,否则应选用具有内吸治疗效果的杀菌剂。锈病为害严重的果园,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过程过后需考虑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杀虫剂以专化性防治蚜虫的药剂为主,如吡虫啉。棉铃虫为害严重的果园,可混加高效、低毒的昆虫激素类药剂,如灭幼脲。当红蜘蛛超过 2 头/叶的防治指标时,考虑混加杀螨剂。套袋前用药 袋前用药 套袋前用药主要目的是铲除果实表面和已侵入果实内部的病菌,清除为害果实的各种害虫,同时保护果实在套袋后不受病菌侵染和害虫的为害。重点防治的病虫害包括轮纹病、黑点病和蚜虫,同时兼治金纹细蛾、螨类、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腐烂病等。 套袋前用药是套袋苹果管理中必不可缺少的药剂,在套袋前的1-3 天内喷施。杀菌剂以持效期较长的保护性杀菌剂和杀虫剂为主。自上次用药后,若出现有效降雨,需喷施具有内吸治疗效果的杀菌剂。若蚜虫、金纹细蛾等害虫有严重为害的趋势,混加吡虫啉、灭7幼脲等高效低毒的专化性杀虫剂。当红蜘蛛超过 2 头/叶的防治指标时,考虑混加杀螨剂。 农业防治措施: 及时剪除因腐烂病和干腐烂病枯死的枝条,剪除白粉病梢和因瘤蚜为害而卷叶的虫梢,能明显减少果园内的腐烂病、轮纹病等病原和虫源。剪除离地面 50cm 以下的枝条和叶片,特别是主干基部的丛生枝,以防止褐斑病菌从地面向上传播。 苹果锈病防治、果锈病防治。近年来随城市道路的绿化和柏科树木大量种植,苹果锈病已成为烟台部分苹果园必须防治的病害。自苹果萌芽至套袋是锈病主要发生期,也是防治锈病的关键时期。对于锈病的防治除按正常的病虫管理喷药外,自苹果开花至套袋出现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喷药防治: 1)若遇雨量大于20mm 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降雨,若降雨前5天内没有喷施杀菌剂,需于降雨后的5天内,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喷施三唑类杀菌剂。 2)若遇雨量大于10mm 且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的降雨,若降雨前的7天内没有喷施杀菌剂,需于降雨后的5天内,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喷施三唑类杀菌 剂。 3)若遇降雨,但雨量和持续时间达不到上述标准,或虽达上述标准,但没有及时喷药,需在降雨后的第 6-12 天内,每天检查叶片正面上有无锈病斑(红色小点)出现。如果出现病斑,且病叶率超过5%,应在发病当天喷施稍高浓度的三唑类杀菌剂。 本帖转自 《烟台果树》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