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其它 +关注 已有275人关注
开启左侧

早熟杨梅新品系“早品”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4-14 10: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26172p6rqas8p6s00q6q.jpg
    环境要求  
    早品杨梅适应性强,一般要求土壤pH值4~6,坡度<25°,海拔<500米,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地块均可种植,尤以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滨海临湖山地,通透性好的砂质微酸性土壤,海拔500米以下的平缓北坡更佳。坡度在10~25°的山地,应修建梯田或挖掘等高鱼鳞坑。
    苗木选择与定植
    金华地区可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杨梅开始抽新梢前选择苗高30厘米以上、茎粗0.5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和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并以选择阴天或小雨天定植为好。早晶杨梅种植的一般株行距4~5米×4~5米,667平方米栽27~42株。
    定植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直径1米,深0.8米以上。每穴施入腐熟厩肥20千克、草木灰或焦泥灰5~10千克、钙镁磷肥0.5千克,并覆土待种。栽植前,先将穴内基肥与土壤拌匀压实,土堆呈馒头形;并对过长的根系作适当的修剪,苗木主干嫁接口上留25厘米短截并摘除部分叶片。种植时根系应向四周舒展,不能触及肥料,覆盖细土至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踩实后浇定根水。栽后需及时定干、查苗、补缺、抹蘖、扶正。发芽后选留位置和方向适当的3~4个壮芽,多余的抹去。夏季高温来临前加厚树盘覆盖。
    定植后的管理
    1. 土肥管理
    要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和逐年深翻扩穴,加厚根际土层。并提倡生草栽培,即在7~9月高温季节进行园地覆草,加厚树盘覆盖。
    幼树期每年施肥3次,在每次抽梢(春、夏、秋梢)前施入,肥料以稀薄的人粪尿为好,每株施1~1.5千克;或用尿素0.1千克兑水施入,也可在小雨前或大雨后施入,以尽快形成具有结果能力的树冠。幼龄树以主干为中心盘状施肥,树盘大小与树冠相当,内浅外深,深约20~30厘米,也可用环状沟施肥。
    结果树每年施肥2次,施肥应遵循“重钾适氮控磷配施有机肥”,N: P :K的比例为1: (0.1~0.2) : 2.5,有机肥(包括草木灰)占30%的原则。一般第1次在萌芽前,以钾肥为主,配施氮肥,通常每株施尿素0.25~0.5千克、焦泥灰20~25千克或硫酸钾0.5~1千克;第2次在采果后,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速效性氮肥,每株施土杂肥30~50千克或腐熟栏肥10~20千克,焦泥灰20千克或草木灰10千克。成年树可采取条状沟、环状沟、穴施,以及表面撒施,但均要加土覆盖。此外,还可结合冬季翻土采用全园撒施肥料再翻埋入土中。或可选用0.1%~0.2%磷酸二氢钾或高效复合稀土液1200~1500倍作根外追肥。
    2. 整形修剪
    早晶杨梅的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基部三主枝为主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树冠高度控制在3.5米以下。修剪以春季春梢萌芽前为主,夏季采果后(7~9月)修剪为辅。
    幼龄树以轻剪为主,促进尽快形成树形,初结果树应通过拉枝等方法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进人结果期后,以疏删为主,适当短截,疏除过多的密生枝、直立枝,短截内膛衰弱冗长的结果枝,更新结果枝组;夏剪时,剪除衰退枝和密生枝,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留枝上部宜疏,下部宜密。对成年老树可采用“截高枝、控树冠”的方法。
    3. 疏花疏果
    为提高早晶杨梅的果品质量,提倡合理疏花疏果。疏花于春季杨梅开花前对多花树进行适度修剪、疏除过密和过弱的花枝,尤其是树冠上部的花枝,确保适量挂果。疏果一般在生理落果结束后至果实迅速膨大前进行,疏果2~3次。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和小果,然后按要求的留果密度疏除多余果,一般结果枝平均留果2~3个为宜。
    病虫害防治
    该品系没有特殊的病虫害,生产中要注意杨梅褐斑病和杨梅柏牡蛎蚧等常规性病虫害。在采取保健栽培、清除病虫枯枝等措施的基础上,要及时做好药剂防治工作。一般褐斑病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治;癌肿病、干枯病和枝腐病可用“402”50~200倍液进行伤口涂抹;柏牡蛎蚧等蚧类害虫可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采收及采后管理
    宜实行分批采摘近完熟果实。果实轻摘轻放,分级浅装,便于运销,提高商品性。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0:38 , Processed in 0.094466 second(s), 27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