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桃子 +关注 已有620人关注
开启左侧

[采收与采后处理] 桃冷藏保鲜技术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4-3 1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7e0001ceb82b76a0ad.jpg
    桃的果实外观艳丽,果肉甘甜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欢迎。但桃子一般在6~7月份气温较高时成熟,采收期供应期集中,采后2~3天,果肉很快软化、褐变,失去食用价值,损失率可高达30%,故机械冷藏是解决延长供应期的有效办法。
    1、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要点
    一般来说,中、晚熟品种的桃较适于冷藏,水蜜桃类不耐贮藏。晚熟品种的果实生发育期长,硬度大,营养物质累积多,在贮藏时能保持正常的代谢作用,抵抗微生物的侵染能力较强。近年来,用冷库贮存的品种多为大久保、肥城佛桃、寒露蜜桃、陕西冬桃等。
    桃贮藏期及运输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有桃褐腐病、桃软腐病等,应在生长期间加强防治工作,减少果实带病,从而减轻贮藏期间的发病率。
    常采用的措施有:①选择接穗与砧木亲合力强,早期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果树,增施有机肥,避免过多使用氮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②搞好果园卫生,彻底清除僵果与病枝,集中烧毁,烂果、烂花、烂叶集中深埋。③及时防治蛀果害虫,减少果实上的伤口,从而减轻发病。④药剂防治:可在花落后和采果前3周各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保护幼果和成果。
    2、正确采收
    采前7~10天应停止浇水,如遇雨天应推迟采收时间。最好在睛天早上或傍晚采摘,要轻采轻放,避免损伤,用手托住果子扭转,带果柄采摘,不使果梗脱落,减少病原菌侵染的机会。装入箱内,及时放置阴凉通风处,散去田间热,以免在高温下发酵变质。
    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但桃采后一般不能在后熟过程中增进品质,其真正的品质、色泽、风味必须在树上完成。用于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颜色由绿转黄,肉质紧实,稍带液汁,并显出品种特有的香味时采摘。桃果在树上成熟有先后,要分次采收。
    3、分选、包装、入库
    供贮藏用的桃果应完整无伤,剔出病果、伤果、虫害果、大果、小果。为了防止病害发生,可将预选后的桃子用46℃~50℃的100×10-6苯来特溶液浸2~3min,或用900~1200×10-6氯硝胺或0.1%噻苯唑液浸2 min,浸果后要晾干。
    桃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受机械损伤,特别是成熟后的桃柔软多汁,不耐压,因此包装容器不得过大,一般装5~10公斤为宜。将选好的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的桃果放入瓦楞纸箱中,箱内加纸隔板或塑料托盘。若用木箱和竹筐装,箱内要衬包装纸,每个果要用软纸单果包装,避免果实摩擦挤伤。
    桃子采后要及时入库、预冷、快速降温,以降低其呼吸等代谢强度。装桃的果箱应成“品”字形骑缝排放,垛的大小要适中,垛与垛之间、垛与墙壁之间要留出40cm宽的通风道,库中间要留出一定距离的作业道,便于各项操作,通风道的方向要和库内的制冷系统、送风方向及排风方向相适应,使之有利于降温和通风换气。
    4、贮藏条件
    4.1温度  是桃贮藏保鲜的基本条件,桃果的冰点为-1.2℃~1.7℃,理论上贮藏的适温为0.5℃~1℃,实践中贮藏温度以1℃~4℃为宜。在贮藏过程中,桃不能冻结,通常在-1℃,桃果就有冻害危险。采取延迟贮藏对缓和冷害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即将采后的果实在温暖的条件下放置几天,再进行冷藏。桃子在贮藏过程中,如果实内部发褐变质,可采取间歇加温的方法,既可减轻病害,又可延长贮藏寿命,其方法是果实在-0.5℃贮藏15天后,升温达18℃,经2天,再转入低温冷藏。
    4.2湿度  桃果的皮薄,果实水分极易散失。需要提高库房的湿度,减少水分蒸散,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的范围内,湿度低时,可用洒水、挂湿草帘等办法补湿。高湿虽能减少桃果在贮藏期间的失水、枯萎,但桃果易腐烂。
    4.3气体成份  桃果不耐久藏,气调贮藏可延长桃果的贮藏寿命,适宜的气体成分浓度为二氧化碳5%、氧气1%~3%。
    另外要注意的是冷藏的桃子在消费之前应移至较温暖的环境中后熟,在20℃下经2~3天,16℃时8~10天,10℃15~20天。后熟宜快不宜慢,后熟时间短的品质好,时间长的则差。如冷藏期过长,果实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正常成熟,风味会变得淡而无味。
    贮藏实践证明,在上述条件下贮藏,保鲜期可延期到35天,烂果率也低于5%,既减少了浪费,又增加了收入。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3:35 , Processed in 0.356618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