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早实核桃与晚实核桃的区别 自从1989年国家林业局鉴定定名了16个早实核桃品种以来,在其后的十多年时间内,早实核桃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我国果树工作者相继培育出了扎343、中林1号、中林3号、中林5号、西扶1号、辽核3号、香玲、薄壳香、京861、西林2号、元丰、陇薄香、鲁果3号等一大批进入结果期早的核桃品种,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核桃品种资源,对我国核桃发展产生发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核桃生产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但是早实核桃和我国传统种植的晚实核桃有很多的不同点,特别是其抗性差,易早衰等性状表现突出,在生产中应注意区别对待。根据观察,早实核桃与晚实核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生长特性的区别:早实核桃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多为短枝型品种,树冠小,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丰产性强,易抽生二次枝和徒长枝,发育不充实,易遭受冻害,树形易紊乱,基部潜伏芽易抽发徒长枝,这类枝次年便能抽发结果枝,便于更新,树势极易衰弱。晚实核桃分枝能力较弱,树冠高大,树势旺,光秃枝较多,成花难,进入结果期迟。
二、对生长环境要求的区别:早实核桃对栽培环境要求较晚实核桃严格,一定要栽培在温暖湿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肥水供给条件较好的地方,否则抽条现象及早衰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树体生长、产量形成及效益的提升,而晚实核桃由于有较强的抗性,树势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象早实核桃那样高,即使在相对条件稍差一点的地方,也能生长结果。
三、生产管理上的差别:早实核桃管理的重点应为防抽条,防早衰,而晚实核桃管理的重点为促进早结果,多结果,提升效益。
1、防抽条:核桃抽条现象实质是树体水分供给的一种失衡现象,冬春季地温低,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而风大空气干燥,树体水分蒸发损失较大,树体的水分补充小于散失,导致树皮皱缩或枝条干枯,对树体危害较大。
防止抽条应从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阻止树体蒸发两方面着手,生产中应用的措施主要有:
(1)树盘覆盖,提高地温,增强根系吸收能力:秋季将树盘用作物秸秆、杂草或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动能力,增强吸收功能,提高供水能力,可有效的减轻抽条现象的发生。覆草时为了增强保温效果,覆草要有一定的厚度,厚度应在20厘米左右,覆膜时以白色膜为好。
(2)阻止树体水分蒸发损失:一方面要减少树体伤口,另一方面要加强树体保护,重点应做好大青叶蝉的防治,在秋季9—10月份,田间及时喷布敌杀死、高效氯氰菊脂等杀虫剂,杀灭大青叶蝉,防止大青叶蝉产卵,造成伤口。在冬春季可采用树体枝干缠胡麻毛、麦草,绑塑料条、用报纸或牛皮纸多层缠绑;枝干涂抹凡士林、动植物油脂等措施,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损失。
(3)提高枝条抗性:在秋季控水控氮,对末及时停长的枝条实行摘心处理,促使枝条组织充实,提高枝条抗逆性,减少抽条现象的发生。
(4)应用化学制剂,减轻抽条现象的发生:涂聚乙烯醇法:按1份聚乙烯醇,15份水的比例熬制保护剂,先将水烧到50℃左右,加入聚乙烯醇,边加边搅拌直至沸腾,再用文火熬30分钟左右即成,然后自然冷却,温度降到40℃左右时均匀的涂刷核桃枝干,可明显的减轻抽条的发生。
从元月上旬开始,间隔20天左右,树冠喷一次200倍液的羧甲基纤维素或5%聚丙烯酸30倍液、30倍液的京防2号,用京防2号涂抹1—2年枝条,喷涂上述物质后,会在树体上覆盖一层极薄的保护膜,有抑制树体蒸发和保水作用,有较好的防抽条效果。
2、防早衰:核桃的早衰现象是树体内营养物质供需失衡的一种表现,当树体内的养分消耗大于补充时,树势就会出现衰弱现象。树势衰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比较复杂,结实过多,树体养分消耗过量;肥水补给不及时,补给量不足;树系受损,吸收功能减弱,都易导致早衰现象的发生,早实核桃早衰现象明显的较晚实核桃严重,生产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有效的控制早衰现象的发生。根据生产经验,较有效的措施有:
(2)控制结果量:要根据树体大小,园地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产量的高低,总的原则应以结果不影响树体的生长为前提,特别是幼树期,要适量结果,以利树冠扩张。
(2)加强中耕,促生强大根系,增强树体的吸收功能:根系的吸收功能直接影响树势,而根系的数量直接决定吸收能力的高低,因而促生形成强大的根系是防治树势衰弱的关键环节之一,土壤疏松,根系生长阻力小,有利形成强大的根系,所以在生产中应加强果园中耕,对零星栽植的核桃树可采用刨树盘的方法,对成片核桃园可采用中耕的方法,以疏松土壤条件,促生健壮的根系。
(3)加强肥水供给,及时补充树体营养:核桃根系深,抗性强,但湿润的条件有利树体健壮生长,我国北方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很不利核桃健壮生长,生产中应千方百计的提高水分利用率,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川水地有浇水技术优势有核桃园应抓好冬季及核桃坐果后的浇水,进行水分补充;山旱地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应大力推广普及覆草、覆膜等保墒措施,尽最大可能的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使天然降水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
肥料是核桃树体生长的物质基础,生产中应充分供给,在幼树期每株应保证年施用土杂肥在30—50公斤之间,6月份以前株施尿素0.1—0.5之间,6月份后株施磷酸二铵0.2—1公斤之间,硫酸钾0.1—0.5之间,结果树按产量的高低,确定施肥量的多少,进入盛果期后,每年每亩保证施用土杂肥4000—5000公斤,尿素8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00公斤左右,硫酸钾80公斤左右,防止树势衰弱。
(4)推行行间生草制,培肥地力:果园生草,可源源不断的补充土壤有机质,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现代果园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生产中应大力普及,可通过在果园中种植产草量高的浅根性三叶草、黑麦草等草种,通过生长季刈割覆盖树盘,不断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5)保护根系:耕时作伤根及落叶、枯枝、落时等所含的葡萄糖甙胡桃醌,淋溶、渗透到土壤,经土壤微生物水解成毒性的胡桃醌,胡桃醌在极低的浓度下对许多细菌、真菌和核桃根系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核桃树生长势变弱,因而生产中要清园,将落叶、落果、枯枝清理干净发,以减少胡桃醌的含量,保护根系;在刨树盘或中耕时,应注意近干处浅,远干处深的原则,防止根系受到较大的损伤,影响吸收功能。
(6)控制前期产量,防止树体养分被大量消耗,导致树势衰弱:早实核桃在栽植后的前五年应尽量少结果,以保证树冠的正常扩张。
3、促进早果,以利晚实核桃早受益:晚实核桃成花难,进入结果期较迟,生产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以促进成花,迟早结果,生产中应用的措施有:
(1)平衡施肥:施肥不当,会导致树体虚旺生长,是核桃进入结果期迟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幼树期施用氮肥较多的情况下,树体枝梢竞相生长,成花能力受限,进入结果期迟,因而要推广平衡施肥法,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树体的成花能力。
(2)放浆: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如果核桃枝梢生长旺,枝条徒长,枝叶茂密,适龄不结果或很少结果,可在秋季9月份,在树干或主侧枝上用刀砍一些横伤,进行放浆,调整票箱的营养物质积累,促进成花结果。
4、提高产量:核桃低产的原因是方面的,生产中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土壤管理,增强肥水补给能力,合理调节树体营养分配,以提高产量,提升核桃生产效益。
四、树体调节的区别:核桃树体调节总的原则是培养健壮、通透性良好,树体丰满的骨架,以利提高产量。但由于早、晚实核桃品种特性不同,整形修剪上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修剪手法是不一样的:早实核桃枝型品种,侧花芽有很强的结果能力,顶花芽充实,坐果率高,易形成花芽;枝条节间短,枝量足,大量结果后树冠易郁闭,树势易早衰,在修剪手法上多以长放和疏枝为主,很少应用短截手法。
晚实核桃枝条较长,树冠稀疏,枝条生长旺盛,修剪时应注意多留辅养枝,以形成丰满的树体结构,辅养枝在不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情况下应尽量多留,以提高产量,当辅养枝严重影响主侧枝生长时,要及时疏除。要加强枝组的培养,应据空间大小,枝势强弱,合理选择培养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对健壮发育枝先放后缩,去直留平;二是对较弱发育枝先截后放,缩缓结合培养;三是利用辅养枝、徒长枝回缩改造培养,不论何种方法,要求所培养的枝组应大中小相配合,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树体结实能力。一般在主侧枝生长长度达到10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占领空间。幼旺枝条下部光秃严重时,可在萌芽前进行刻芽,以提高萌芽率和成枝力,增加前期枝量,一般每隔5片左右的叶片刻一芽,刻时在芽上方1厘米左右处用钢锯条锯一下,锯时掌握锯断树皮,但不伤及木质部为原则。对直立生长的旺枝可在6—7月进行拉枝处理,以开张角度,缓和长势,促进成花结果。
(2)枝量调整的区别:早实核桃分枝力强,易抽生二次枝,树冠易郁闭,且二次枝多发育不充实,易遭受冻害抽条,出现枝梢干枯现象,生产中应加强控制。要及时处理树冠中的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和病虫枝,防止树冠郁闭,光照恶化。应根据二次枝的枝势强弱及空间大小,调整二次枝,当二次枝对其余枝的生长构成威胁时,在二次枝木质化前进行疏除;有空间处,可留强疏弱,对保留的二次枝在6—7月份适时摘心,促进木质化;在空间较大处,对需保留且长势又很强的二次枝,可在夏季或春季进行中、短截,以促发分枝。
晚实核桃枝条稀疏,要进行实膛修剪,可采用短截、回缩等方法,以增加枝量,防止光秃,提高结实能力。
(3)背后枝的处理也不一样:背后枝易徒长,易导致主侧枝角度加大产生“倒拉”现象,早实核桃修剪时一般要及时剪除背后枝,以保证主侧枝正常生长,晚实核桃为了开张主侧枝角度,可适当的应用背后枝换头。
(烟台果树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