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建园] 【转载】关于提高苹果苗木成活率技术的探讨与思考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1-29 1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用发芽苗木定植建园 成活率最高

——关于提高苹果苗木成活率技术的探讨与思考

焦世德

目前我国苹果栽培正由乔砧栽培模式向矮砧栽培模式转变,随着苹果生产对矮化自根砧、中间砧苗木尤其是“大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苹果生产首先涉及到就是建园,面临和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定植栽树,能否把树栽活。生产实际证明:要把树栽活栽好,达到高标准建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需要抓好各个技术环节的落实。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人根本就不会栽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树栽活。许多果园建园劲头大,投入大,就是栽不活树,认为是苗木的问题。苗木成活率是苗木繁育单位和栽苗户在栽培季节共同关心大事,也是彼此的揪心事。为什么同一批苗木成活率有高有低?为什么明明是好苗子,偏偏栽不活?“成活率”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老大难”,是气候原因、苗木质量还是栽植不当造成的?双方彼此困惑不解,每年纠缠不休,令人揪心和操心。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不断地调研与探讨,终于找到适合我地气候条件下,简单易行,成活率高的“好办法”。经调研最新发现:就是用发芽的苗木定植建园,再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无论气候条件如何,都会大大提高苹果苗木成活率。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芽栽植

以前的材料只讲到果树适栽期为秋栽和春栽,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何谓栽植适期?为此,经过深入调查调研,最新发现:以苹果苗木发芽栽植,成活率为最高。因此,应当以假植苗木已经萌动发芽为最适栽植期,当看到假植苗木发芽时,再进行定植。以栽植苗木发芽为栽植适期,操作性强,易掌握,效果好。

适期栽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性措施,在生产上,多数人认为,以春栽为最好,并以当地苹果园发芽为栽植适期。也有人认为,以秋栽为好,理由是翌春长势好。到底什么时期定植,说法不一,但是,从生产调查来看:以栽植发芽苗木成活率最高,所以,还是以春天苗木发芽定植为最好。

1、秋栽。我地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秋季栽植有个安全越冬的问题。我地苹果树每当冬季时常都有个“抽干”即“抽条”现象,何况是才定植的“小苗”?对此,有人提出:可在封冬前将苗卧倒培土,翌春扶起。从调查来看,对秋冬栽植的苗木进行“埋土”,有的年份埋在土里的部分保存良好,土外的部分则抽干,故秋栽要进行“全埋”。这样无疑加大了生产成本,费时费力,与其冬季分株培土远不如集中假植省工省力,经济有效。故秋栽不可取。

2、春栽。春栽好于秋栽,但不宜过早,如果过早,根系不活动,空气干燥,浇水次数少了,容易失水而死亡。故提出当地苹果树芽萌动时,只要树芽萌动则根系活动。但是,当地苹果树芽萌动并不等于我们栽植的苗木芽体萌动。从生产实践上来看,当地果园苹果树芽萌动栽植,还是偏早,应应适当拖到清明后,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栽植比较合适。因为进入四月我地的温度与湿度条件变好,适宜于苹果苗木的生长发育。具体标准就是欲定植的苗木开始发芽时,进行定植。苗木发芽,则根系已经活动,栽到地里很快具有吸收功能,只要浇上水即可保证成活。

一般年份春栽早一点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是太大,但像今年“冬无雪,春无雨”特殊气候条件,大气干燥,空气掠夺水分的能力就大,再加上今春前期温度高,更是加大水分散失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栽的早,浇水次数又少,成活率则极低。从调查来看,今年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栽植发芽的苗木,土壤持水量维持60-80%状态达15天以上,成活率均高达95%以上。

苗木发芽栽植,再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无论气候条件如何,都会大大提高苹果苗木成活率。因此,应当把苗木发芽作为具体栽植的客观标准,比较直观,可操作性强。

二、科学假植

把苗木发芽作为提高成活率的标准,有必要做好发芽前的苗木保鲜贮存工作。

科学假植就是把苗木贮存到自然发芽后,再行栽植的过程。无论是冬季或春季拉回的苗木,都要进行适当“假植”贮存。

假植的具体办法是:选择背阴不积水处开沟,假植时要散捆使根系与湿沙(土)密接(土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能撒开为宜),埋苗深度在80%以上,可仅露出梢部,其上再覆湿草20-30厘米。进入3月中下旬,可扒开覆草。当看到苗木梢部萌动发芽时,及时进行定植。应注意的问题是,一是,选择地势高,不积水的地方。二是,禁止储藏期间灌水。这是为防止水分过大。因生产上往往出现由于假植时浇水过大、或储存期间灌水以及在低洼积水而出现烂苗现象。“假植”就是创造优于田野环境条件,保持稳定而合适的温湿度,尤其是湿度。那么,合适的温湿度是多少?可以试想一下同期野外田间的温湿度,我地冬春的气候特点是严寒和干旱,稍加管护就能优于同期的环境条件,休眠期的苗木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水分过多,土壤透气性差,宜出现烂苗。

假植技术措施不仅仅是创造苗木比野外更好的生存和保鲜条件,可能更重要的是让苗木继续进行“后熟”。既然假植有比田间更好的生存条件,也必定有田间所不具备的生长发育过程,一定要重视“假植”这个过程。1984年一位果树同行就提出:“经过冬季假植的苹果苗木,比春季现起现栽的苗木的长势要好”,虽然当时我不理解,但至今记忆犹新,实践证明,该观点是正确的。类似可佐证的例子是:“冬剪下来枝条并剪成枝段贮存进行扦插”的成活率与长势要明显好于“春季从树上剪下枝条并剪成相同枝段进行扦插的”。这说明假植的苗木与现起的苗木内部的生理变化是不一样的,经过贮存与直接扦插枝条其内部生理变化也是不一样的!

同一苗圃、同一规格的苗木经过冬季假植贮存的苗木质量要好于春季现起的。因为我地的冬春干燥苹果园常常发生冬季冻害,最常见的是抽干(即抽条),抽条是由于根系吸收水分少,树上水分蒸发量大而失水造成。苗圃苗木长势更旺,更易发生这种现象。显然,集中假植贮藏环境条件远比田间自然条件要好得多!由于条件优越,苗木可以继续发育。

因此,建议果农最好晚秋购苗,回家进行假植贮存,发芽后再行栽植。

三、清水浸泡

就是将苗木成捆放到清水里(要将苗木全部没入水中浸泡,不能只泡根)2-3天后,待苗木吸足水后,再行定植。具体做法是:放到水库、井、池塘均可。也可根据苗量大小,临时挖出一个深坑,再铺上相应大小的塑料,灌满水后,进行浸泡。

生产实际证明:清水浸泡是确保苹果苗木成活率最为关键的技术措施。它是最重要“催芽”过程,尤其是春季从地里刚起的苗木,必须进行“清水浸泡”这个处理,否则,成活率低,长势不好。

为什么要必须进行“清水浸泡”?春季从地里刚起的苗木,表面上看起来“新鲜”,而实际上非常地“虚弱”。因为“坐地苗”必须经过冬春抵御严寒与干旱两个自然“天敌”。莱州严寒是1、2月份月平均温度地零度以下,旬平均温度零度上是在2月中旬后;干旱而言,常年降雨量1-2月份不足10mm,3月份不足15mm。在管理上让苗木渡过难关的主要措施有晚秋早春喷(涂)白、2月中旬后早春浇水、假植贮存,其中最安全有效的是假植,其他措施仅能减轻其危害程度。所以,春季新起的“新鲜苗”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健康,存在着严寒与干旱留下来的“隐患”,而医治这疾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清水浸泡。生产实践证明:清水浸泡是调节与恢复苗木生理机能、促进发芽极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清水浸泡是对没有冬季假植苗木进行的补救措施。

现在有许多专业人员忽视这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认为可有可无,似乎国外没有这个措施。要知道目前世界上苹果栽培先进的国家,有保鲜库贮存,湿度都达到95%以上;其集中降雨期是在冬季,而我们是在夏季!在这里也给我们的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果园冬春用水是否合理?

现在有的果农不喜欢秋季拉苗,回家进行“假植”处理,而是喜欢春季从地里新起的苗木。错误地认为,新起的苗木“新鲜”,也不管苗木已有“疾患”,又经过起苗、运输装卸等一番折腾,不进行清水浸泡,只是将苗木简单地进行泼点水就把它栽到地里。这种“旧疾”加“新病”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如果再管护不到位或气候条件稍差,就难以成活,栽得越早,成活率越差。正确的处理办法是:苗木拉回家后马上进行清水浸泡,待苗木吸足水后,再进行短期“假植”(关键是不失水),待发芽后再栽到田间。

在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秋季起苗与春季起苗到栽植其过程是不同的:秋季起的苗是:起苗——假植——发芽——浸泡——栽植。春季起的苗是分两种情况:起得比较早的为起苗——假植——发芽——浸泡——栽植;起得相应晚的苗为起苗——浸泡——临时贮存即假植——发芽——栽植(或再浸泡后栽植)。经过冬季假植的苗木发芽后,进行浸泡,可根据失水情况,定浸泡长短,补充水分。但春季新起的苗木浸泡的时间一定要长,这是对没有冬藏(假植)苗木所进行的补救性措施,要比冬假植苗木浸泡重要得多。所谓清水浸泡,就是让苗木的各个部位充分吸足水分,“浸”是将苗木全部放入水中;“泡”是指时间要长。栽前进行清水浸泡24小时以上——这是成功的生产经验,是确保栽植成活的关键环节。

有许多果农反映今年苗木成活率不高,认为是苗木的质量问题,而实际上,与苗木质量无关。之所以成活率不高,是因为果农没有根据今年的气候条件,而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所造成的。据我们调查发现,相同的苗木在落实苗木假植、清水浸泡及发芽后栽植等措施后,成活率都在95%以上。

这是因为2014年我地气候条件与往年不同,实属极为特殊干旱年份,其气候特点可用降雨量及温度来说明,请看下列比较表:

莱州2014年1-4月平均降雨量、温度与常年比较表
内容
1月
2月
3月
4月
降雨量 (mm)
常年值
7
8.7
14.2
25.5
2014年
0.3
7.3
0
27.8
温度 (℃)
常年值
-2.1
-0.4
5.5
13.2
2014年
1.6
1.5
10.1
15.8


从降雨量来看,1-3月份三个月降雨总量为7.6mm,而常年为29.9mm,仅为常年的1/4,3月份更是滴雨未下,实为历史罕见。本来我地常年冬春干旱,今年更是“火上加油”,就温度而言,三个月都是明显高于常年,分别为:3.7、1.9、4.9度。温度高,形成高燥,更加快了水分散失速度。冬春季节的田间果园或苗木,只要根系吸收水分少,而树上水分蒸发量大而造成失水即形成抽干(即抽条)。今年许多果农拉回苗木定植也多在3月份,而3月份气候条件降雨量为0,平均温度10.1,高于常年4.9度,如果采取与往年相同的措施,苗木成活率也是不高的。若浇水稍不及时,则会成批死亡。栽得越早,死亡率越高。

如果苗木拉回后,迅速浸泡,泡透后再进行临时贮存(假植),待发芽后再栽植。因为进行临时性集中贮存,稍加管护,就比满坡野地进行管理条件好效果强。栽后及时浇水,则成活率可达95%以上。在调查中发现,烟台水果产业振兴项目区建光家庭农场城港路叶家,今年建园100亩,其中:自根砧苗木一米以上苗70亩,中间砧绞缢苗1.2米以上30亩,共定植苗木15000余株,成活率达98%;莱州曲家砖厂70亩废弃土地,用机械挖掘整平后,栽植乔砧烟富3号、首富1号,规格为1.8米大苗,成活率95%以上。其主要做法就是清水浸泡,发芽后栽植,半月内浇水三次。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进入四月降雨量有所改善,温度也比较适合苗木的生长。因此,苹果栽植适期宜比以前适当地晚栽,最好是进入四月份再行栽植。客观标准就是贮存的苗木开始发芽。这二者实际上是一致的,因假植或贮存苗木地方,一般温度要低于田间的温度。贮存到发芽栽植就是避免不利的气候条件,落实保鲜措施,等进入四月份自然条件转好后栽植,这样一来,栽上后浇上1-2遍水也能成活。

四、灌水沉实

凡是开沟或起垄成台畦建园,必须浇大水沉实后,才能栽植。这不仅仅是影响成活率的问题,也涉及到栽植深度的问题。对于普通的乔砧苗木,栽植深度要略深于苗木在苗圃的深度,使嫁接部位露在地外8-10公分;对于M系“中间砧”苗木在栽植上,采取“二重砧”的栽植方式,栽植深度埋到中间砧三分之二处。矮化自根砧苗木地上露出砧木长度10-15公分,地上露出长度尽量要一致。

按技术栽植要求,栽前必须浇大水沉实,栽植时也必须把土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面上存在问题较多的是,栽前没有浇大水,栽植时也没有把土踏实。栽后只是浇了遍小水,就扣上地膜万事大吉,根本满足不了苗木生长的需要。由于土壤没有踏实,土壤的孔隙大,四面通风,水分散失很快。尤其使用挖掘机深翻的地块,不但不发芽,时间一长,苗木失水而亡。

因此,新建园可开沟改良后回填(尽量不要打乱土层)后,浇大水沉实。凡是开沟或起垄成台畦建园,必须浇大水沉实后,才能栽植。像今年秋春无雨干旱天,栽后苗木没进入正常展叶期,就必须每隔7-10天浇一次透水。

五、慎用肥料

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因栽植用肥而死树的问题。因此,新建果园栽植时,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慎用动物源有机厩肥。这是因为生产上使用有机厩肥多为未腐熟,有副作用,必须慎用。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厩肥,禁用未腐熟的。

提倡栽前进行土壤改良,但具体栽植时,不提倡盲目施肥。因为是新建园,我们要求回填时,不打乱土层,新栽的苗木根系也都在熟土层里,土壤里的养分也能满足小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此,我们做过田间试验调查:新建果园当年不施任何肥的成活率与长势良好。

果园追肥要等苗木成活后,根据情况酌情使用。前期可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可6月份以后再进行,但量不宜大,每亩施用量不超过10公斤。

六、栽后管护

1、浇水固定

这是确保成活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正常年份栽后应浇2-3遍大水,再培上一圆锥形的土堆。可起到保湿、提温及固定和防止树干日烧的多重作用,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技术措施。

在生产上发现有的新建园,只是浇了遍小水,并在上面套上大塑料套,随风起舞,苗木不停地来回摇晃,根部四周形成深坑,水分散失很快,造成苗木发芽晚。如不及时培土和浇水,则会大大地降低苗木的成活率。

为了防止浇后树歪,栽好后最好及时用竹杆进行支架,为防腐烂竹杆基部可用沥青醮50公分,插入地的位置要离开苗木10-20厘米左右,若过近则影响苗木枝梢生长。

2、树体保护

栽时要按大小进行分级,及时定干,定干高度要适中,旱岭薄地,机械拉水浇树,定干宜低,并搞好嫁接部位伤口保护,栽后不宜刻芽,可用生长调节剂进行促枝。落实好晚秋、早春树干涂白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在嫁接部位出现问题,而导致苗木死亡。及时剪除嫁接口处的干橛,并用5%硫酸铜等杀菌药剂涂抹处理。

苗木栽上后,是否成活尚不知道,又进行刻芽造成伤口,极影响成活率。我地春季干旱,栽植后就刻芽,往往由于伤口而出现水分散失及感染病害,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涂白是防止“日烧”最有效的办法,提倡晚秋、早春两次喷白、涂白。一般用浓的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进行涂白。推荐配方是:

石灰硫酸铜混合剂:生石灰10公斤、硫酸铜5公斤、水30公斤。配制方法:用热水将硫酸铜溶解,并加水稀释成溶液,再将生石灰加热水熟化,调成浓石灰乳,然后把稀硫酸铜溶液倒入浓石灰乳中,用棍棒反复搅拌即成。  

石灰硫磺混合剂:生石灰:硫磺粉(或石硫合剂):食盐:油脂:水=6:0.5-1:1:少许:20。先将生石灰加水化开后,与硫磺粉充分拌匀,然后倒入食盐水。也可再加粘着剂如豆浆等。

从几年生产上来看,由于浇不及时、伤口保护不到位,涂白落实不当等均有死树现象。


焦世德  2014年5月24日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2

这场戏 发表于 2014-11-29 18: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太好了真是一场及时雨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莱州贤斌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1-29 2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了很好学习了
我打算打摘袋前最后一遍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3:36 , Processed in 0.090575 second(s), 2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