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开启左侧

[农资] 假农资“忽悠团”怎么这么难消除呢?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123456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6-1-4 14: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假农资“忽悠团”为何难除?


    640.webp.jpg

        农资“忽悠团”最近几年的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运作伎俩花样翻新,忽悠模式风格多变,市场运作有专门套路,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有“进厂参观”、 “洗脑授课”、“免费送货上门”、“夸大功效”,甚至打着政府扶持三农,农资下乡的名义,拉大旗扯虎皮,售卖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其规模可谓之庞大,动辄几十上百人,犹如一只恶虎,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北上“黑吉辽”,南下“两广、海南”。那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

      这里不想谈它的手段有多高明,模式、分工、套路有多花哨,利润有多丰厚,危害有多严重,仅想谈一谈这些忽悠团为什么会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既然如今的“忽悠团”能在农村落地开花,就说明有它的生长土壤和营养来源。

这就要分析一下它的“商业模式”了。

       “忽悠团”好比投资做生意般,无外乎常规的商业套路:行业定位,产品设计,消费群体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可操作性,风险控制,算投入产出比。

现在以“忽悠团”的角度上分析这套“商业模式”的个个环节

一、市场需求分析及产品定位

      在“忽悠团”人员眼里看来,农村农资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金矿一座。农资作为农民的刚需产品,只要种地就离不开这玩意,而且占农民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其他农民所需产品太杂,太乱,起点高,难度大,不统一,切入点少,市场竞争大,不好操作。

结论:行业及产品定位准


二、消费群体结构及背景分析

种地的农民年龄大多集中在40岁以上;

大多思想淳朴、单纯;文化水平有限;

辨识事物的能力不强,易于被洗脑(被忽悠);

往往无主见,有从众心理;

爱占小便宜(大部分人都有)。

结论:消费群体好忽悠


三、消费者需求

希望改变原有种植模式,也想搞科学种田,提高作物产量。

渴望学习农技知识,但学习的机会很少!

(有了“忽悠”空间)。

农产品价格低,成本高、收益低,希望买到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

要求农资产品省工,高效,经济划算。

其他正规品牌农资产品在实际表现中差异性不大。

产量表现并不突出,价格还居高不下。

(制约作物产量的因素太多:气候,水力,地力,管理,病虫害,)

结论:低廉假劣农资有市场!


四、行业及竞争对手分析

1、正规大企业:

产品品牌化运作

产品种类薄弱,包装规范

运营成本高(质量高,含量足)价格高

政策法规严,条条框框多

经营走传统渠道,层层代理

服务差

2、乡镇级农资零售商: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大多数遵纪守法(优势小)。

品牌规范农资产品价格高,服务不到位。

经营方式陈旧老化,思路狭窄,一般单兵作战。

宣传促销单调,无创意,模式老旧。

运作成本高(房租,赊销,人员工资)资金压力大。


五、自身优势

1、产品上:以肥料为例,与当地规模比较小的化肥厂合作,按他们的要求加工指定的专用包装的肥料,可谓“私人定制”。产品灵活多变。

2、产品噱头:迎合消费者制造概念,新科技,新配方,配方合理科学有据,高能,超效,省工,专家指定配方,科研院校发明专利!

3、宣传包装上标注“质量有保证,含量足,各种元素全面,高利用率,抗病少施药等等”花里胡哨,五花八门。也就说农民想要什么他就标什么(反正没有)

4、运作团队:庞大的忽悠团队,各成员组织明确,分工合理:有拉人的,开票收钱的,有农技专家,专家讲师,冒充政府人员的,有专门送货到门的,当然还离不开“人拖”。

5、具体运作手段:拉人参观进厂,组织会议营销,搞直销,搞团购,出厂价,请吃饭,送奖品等等。

6、按套路走流程,运作高效科学,收现款。

结论:可操作性强


六、风险控制

与当地肥料厂合作,你情我愿,合作共赢。

土壤肥力有底子,只要不连年用,大田作物影响不是特别大

钻空子,打擦边球,取证难,执法难,

订单式生产,无库存压力,启动资金少,无资金压力。

与当地关系事前打点好,有执法动作及时撤。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灵活高效。

结论:风险小,可控


七、产品利润

启动资金小,羊毛出在羊身上。

高利润,高回报(一吨肥料怎么也得赚千儿八百的)

结论:投入产出比高


这一路分析下来:产品定位准确,消费群体巨大、运作模式科学高效,风险系数小,利润空间巨大。这生意,这行业,大有可为啊!  

在中国市场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经营可谓是步步维艰,如履薄冰。无法和这种市场前景广阔,起点低,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大,灵活多变的“忽悠团”相比!

“忽悠团”怎能没空间,没影响力?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悠团”还会有它的生存空间!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忽悠团”毕竟是违法、坑农的行当!

有道是“违法的行业都是暴力行业”!

随着市场的规范,产品品牌的树立,科学知识的普及,政府执法力度的加大,各媒体的曝光,农民意识的觉醒,相信“忽悠团”这一毒瘤注定会逐渐萎缩!

老话: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文:南山居士(欢迎评论,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精彩评论1

桃花笑 发表于 2016-1-4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我也不吃他忽悠团的,也不喝他们忽悠团的,擦亮双眼不为小利迷惑。l参加正规农资企业培训。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00:21 , Processed in 0.084516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