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苹果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平凡是真 发表于 2014-8-5 14: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苹果食心虫、桃食卷叶蛾等。该虫主要危害苹果、桃、梨、枣、山楂等果树。

  一、危害症状幼虫多从果梗基部或顶部蛀入苹果,2天后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不久果胶滴干缩,在蛀入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物。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愈合成一针尖大的小黑点,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凹陷;幼虫蛀果后,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明显变形。近成熟期的果实受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的虫道中充满棕褐色的虫粪。幼虫老熟后,在果实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孔,孔外常堆积棕褐色的虫粪。

  二、发生规律我省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大部分在树冠下10~15厘米深的土层中,还有的在树干老翘皮缝隙内结茧越冬。翌年当10厘米处地温在10℃左右时结茧开始向地表上移,越冬代幼虫在5下旬开始破茧出土,出土盛期在6月中下旬,出土后多在树冠下的荫蔽处(靠近树干的石块和土块下,裸露在地面的果树老根和杂草根旁)再做夏茧并在其中化蛹、羽化,羽化后经1~3天产卵,绝大多数卵产在果实绒毛较多的萼洼处。初孵幼虫在果面上爬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才选择适当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后蛀入果中,被害果极易脱落,大部分幼虫随果落地而完不成发育致死。第一代幼虫在果实中历期为20~30天,于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脱果,或钻入树皮缝隙内,或入土做茧化蛹,蛹期7天左右开始羽化,第一代成虫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出现,盛期在8月中下旬。成虫有夜出昼伏现象和世代重叠现象。成虫产卵选择性不强,但在晚熟的苹果树上产卵较多,在中熟、中晚熟的苹果树上产卵较少。第一代成虫的发生期与产卵期大致相同,产卵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在果实内历期为15~35天,被害果多早熟不脱落,被害果虫道内积满了棕褐色虫粪,人们称为“豆沙馅”,果实无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幼虫脱果最早在8月下句,这一代老熟幼虫危害时间不整齐,脱果盛期在9月中下旬,有少部分在10月脱果。

  该虫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越冬代幼虫出土始期,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6.9℃、地温达到19.7℃时,如果有适当的降水,即可连续出土。温度在21℃~27℃,相对湿度在75%以上,对成虫的繁殖有利;高温、干燥对成虫的繁殖不利,长期下雨或暴风雨抑制成虫的活动和产卵。

  三、防治方法应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一)地面撒药。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句,即越冬代幼虫出土盛期,进行地面撒药。可用15%乐斯本颗粒剂2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与干细沙土15~2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后撒在1亩地的树盘地面上,撒时力求细致周到,撒后划锄,使药剂或药土与表土混匀,以增强药效。(二)地面喷药,用48%乐斯本乳油300~500倍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在树下喷药,喷后耙松地表。(三)树上防治。防治适期为幼虫初孵期,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也可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1

莱州贤斌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8-5 15: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对不套袋苹果有危害
我打算打摘袋前最后一遍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21:36 , Processed in 0.076350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