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与防治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是近年来苹果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的早中熟苹果在成熟采收后大多数外表分辨不出来,但进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果实发病不能食用;晚熟品种常进入果库后,在贮藏期能继续扩展发病,使全果腐烂,毫无食用价值,严重影响果品和果商信誉,损失较大。
1 症状特点 苹果霉心病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心腐。果实受害从果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霉状物,也有呈现粉红色霉状物的。在贮藏期中,当果心腐烂发病严重时,果实胴部可见水渍状、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斑块可彼此相连成片,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味苦。病果在树上有果面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的现象,但一般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霉心病有数种病菌,常见的有交链包菌、粉红聚端包菌和镰刀菌等。
2 侵染循环 霉心病菌在树体上、土壤、病果或坏死组织上存活,第2年春季开始传播侵染,经空气传播。病原菌在果园广泛存在,当苹果萌芽后气温上升时,病菌开始传播,苹果树开花时,病菌在花器的柱头、花丝、及萼片等组织上定殖,随着果实的发育,通过果实萼筒至心室开始进入果心,引起心室霉变或果心霉变。
3 发病特点 ① 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密切相关 凡是果实萼口开放,萼筒长的均易感病;萼口关闭,萼筒短的一般都抗病,这是因为病菌是由萼口侵入。红星、元帅系、北斗易感病;富士系较易感病,玉华富士在宝鸡地区容易感病,金冠为半开萼发病较红星轻,祝光为闭萼、萼筒短表现为抗病;秦冠、国光为不易感病品种。大型果比小型果发病重,中心果比边果发病率高。
② 花期天气与病害发生有关 病害防治的关键是开花前后和花期喷药防治,花前花后防治的好,病菌不能进入心室,所以花期多雨低温不能正常喷药或喷药时间提前滞后都不利于防治,会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如2010年、2011年宝鸡凤翔花期多雨,表现为下1-2天雨,晴半天到1天,且雨前前后后持续10-15天,导致药喷不进果园或喷药次数减少。同时花期低温,开花期延长(如2013年宝鸡凤翔),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时间和机会,这些都会印发病害发生和流行。
③ 与果园的栽培管理有关 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好,发病就严重,反之较轻。
④ 贮藏期发病与库温和气体成分有关 库温在0摄氏度不利于发病,高于9摄氏度开始发病,10摄氏度以上心腐很快蔓延。由于土窑洞贮藏库温不好控制,所以土窑洞贮藏容易发病。气调库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可以抑制病害的发生。
4 综合防治 ① 加强管理、清除病根 随时摘除病果,搜寻落果,带出园子深埋。秋冬季结合清园,剪去树上的僵果、枯枝深埋并翻耕园地。
② 提高树体抗性 增施有机肥,避免单施氮肥,培养健壮树体,使树势生长中庸。合理修剪,通风透光,控制挂果量,节约树体养分,提高树体抗病。
③ 贮藏期调节好库温和气体成分 贮藏期调整好库温,气温库调节好气体成分。
④ 药剂防治时间 花序分离后期、初花期(5%花朵开放),盛花期(70%花朵开放),落花期(落花50%-60%)。这三个时期喷药的防治措施能落实的话,苹果的霉心病基本就可以防治,防治的关键就是选好农药种类和喷药时间。 苹果花期是病菌侵入的重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在苹果露蕾期(在开花前2-3天喷药)、花序分离期和落花期各喷1次杀菌剂。 药剂防治方案: 10%多抗霉素1200倍液或3%多抗霉素600倍液 + 多菌灵600-800倍液或甲托800倍液 + 井冈嘧苷素8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或喷克800倍液。
本文摘自《果农之友》<文章仅供参考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