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苹果园主要害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4-5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烟台市苹果园发生的主要害虫包括蚜虫类、红蜘蛛类、潜皮潜叶蛀果类,目前防治上述害虫的有效措施仍然是以喷施杀虫(螨)剂为主。但由于选用药剂种类、药剂使用时期不够适宜,难以取得预期防效,因此针对生产上出现的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多年试验结果,重点介绍了苹果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防治适期和有效药剂使用技术。
    1、主要害虫发生特点
    1.1蚜虫类
    包括苹果黄蚜、瘤蚜、绵蚜,其中以黄蚜发生危害最为普遍。
119800080178fe172880.jpg
    1.1.1苹果黄蚜
    一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小枝条芽痕或裂缝内越冬,至春季4月下旬芽萌发时开始孵化,5月上旬孵化结束。5月中、下旬至6月黄蚜繁殖最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尖向叶背横卷,影响光和作用,抑制新梢生长。
    1.1.2苹果瘤蚜
    一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梢、芽腋或剪锯口等处越冬。4月上旬孵化,4月中旬基本结束。6月中下旬为害最重,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芽、嫩叶或幼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叶皱缩,边缘向北面纵卷,叶片出现红斑,后又变成黑褐色,直至干枯死亡。
    1.1.3苹果绵蚜
    一年发生17~18代,以1、2龄若虫(占80%)在树皮裂缝、瘤状虫瘿、腐烂病刮口边缘、其他虫伤、剪锯口处越冬,4月初越冬若虫开始活动至11月下旬大量绵蚜开始越冬。一年中,6月下旬至7月中旬繁殖最快。绵蚜迁移以一龄若蚜为主,5月上旬进入普遍蔓延阶段,5月底为再次迁移期,6月初为第3次迁移期,6月中旬一龄若蚜即可到达枝梢顶部为害。绵蚜可在寄主果实萼洼处刺吸为害。
    1.2红蜘蛛类
    主要有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以全爪螨、山楂叶螨发生普遍。
    1.2.1山楂叶螨
    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叶片、嫩枝(芽)汁液,造成叶片黄化、焦枯脱落。为害严重时,7、8月份叶片落光,导致当年二次开花,对树体发育影响极大。
    一年发生6~9代,以受精雌成螨越冬。苹果展叶至初花期为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出蛰后为害嫩叶,7~8天开始产卵,盛花前后为产卵高峰。落花后一周,卵基本孵化,为药剂防治适宜时期。
11fa0003041f6383707b.jpg
    1.2.2苹果全爪螨
    一年发生7代,以卵越冬。苹果花蕾膨大期开始孵化,孵化期整齐,花蕾变色期(4月下旬至5月初)为孵化盛期,是第1个防治有利时机。5月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螨,第一代卵孵化盛期为落花后一周左右,是全年第2个防治关键时期。全爪螨为害一般不造成落叶,叶片正面可见失绿斑点。
    1.3桃小食心虫
    为不套袋果园主要害虫,只为害果实,初蛀入后,果实流胶,两到三天后果胶凝干留下一白色膜;早期被害果,果面凹凸不平,形成“猴头果”;虫量大时,果肉充满虫粪;脱果孔大,周围有红晕。
    一年发生2代,部分个体发生1代。以老属幼虫在土壤中做扁圆形“冬茧”越冬,6月上中旬集中破茧出土,爬行数小时后,当天做纺锤形夏茧化蛹。从幼虫出土到成虫羽化约需14~18天。
    1.4苹果小卷叶蛾
    一年发生3~4代,以幼龄幼虫潜藏在老树皮、翘皮、剪锯口等处死皮中结小白茧越冬。翌年春季,苹果花芽开绽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出蛰后的幼虫,顺树干爬到幼芽、嫩叶、花蕾上为害,受害后的芽枯死。苹果花苞时,爬至花部为害,影响座果,幼虫吐丝把叶片缠缀在一起,潜居其中食害叶肉,新生叶片受害特重,当虫苞严重受害后,再向新梢嫩叶转移,重新卷叶为害。幼虫活泼,震动卷叶时,吐丝下垂,幼虫老属后在卷叶或缀叶间化蛹。7~8月间,幼虫除卷叶为害外,还能潜伏在叶与果或果与果相接处,舔食果面,故称“舔皮虫”,3代幼虫至10月间开始越冬。
    1.5金纹细蛾
    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落叶中越冬,4月中旬羽化后,先在树冠下萌生的根蘖苗叶片上产卵,苹果展叶后,集中在嫩叶背面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表皮下为害,呈网状。老熟幼虫在为害部化蛹。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发生,第1代6月上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3代8月发生,第4代9月下旬,最后一代幼虫于11月上中旬在叶片内化蛹越冬。
    1.6康氏粉蚧
    套袋果园发生较重,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苹果幼芽、嫩枝、果实的汁液。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枝干、枝条粗皮缝隙等处越冬,第一代若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集中在果实的萼洼和梗洼处,二代若虫发生时间为7月中下,三代若虫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
    2、药剂防治技术
    2.1蚜虫类
    苹果黄蚜药剂防治适宜时期为蚜虫发生初盛期(5月20日前后),瘤蚜防治适期在苹果发芽期(4月中旬,卵孵化盛期)。目前防治上述蚜虫的有效药剂仍以新烟碱类杀虫剂为主,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2000倍(触杀和胃毒、渗透作用),25%噻虫嗪(阿克泰,二代新烟碱类)水分散粒剂8000~10000倍,内吸,被叶片吸收后迅速传导到各部位。另外还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0倍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
    苹果绵蚜防治适期在若蚜迁移高峰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最有效的药剂为48%毒死蜱乳油或水乳剂,该产品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有较强的熏蒸作用,对植物有一定的渗透作用,能渗透进入叶片组织内。1500倍喷雾防效可达98%以上。同时也可选用含有毒死蜱的混配制剂。但需注意施药一定要均匀。
    2.2 红蜘蛛类
    苹果园红蜘蛛药剂防治适宜时期分别在展叶至初花期(4月20日前后)和一代卵孵化盛期(落花后7~10天至5月下旬前)。对红蜘蛛有效的有效种类很多,以下介绍了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杀螨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三唑锡:20%悬浮剂1000~1200倍、25%可湿性粉剂1500倍。对三种害螨均具良好防效,持效期可达1个月,强触杀作用。注意喷施三唑锡8~10天后才能喷波尔多液,喷施波尔多液后20天可喷三唑锡。
    哒螨灵(牵牛星、速螨酮、扫螨净等):15%乳油2000倍,对害螨具很强的触杀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对各螨态都有效,速效性好,持效期可达1个月以上;但需注意该产品对二斑叶螨防效较差。
    四螨嗪(螨死净、阿波罗等):,50%悬浮剂4000~5000倍。触杀作用,对卵、幼若螨杀伤力强,对成螨基本无效,但能抑制雌成螨的产卵量和所产卵的孵化率。持效期可达50天以上。与噻螨酮有正交互抗性。适宜花前、花后使用。
    噻螨酮(尼索朗):5%乳油2000~2500倍。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表皮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叶片内并穿透到叶背杀死叶背的害螨,但无内吸作用;对卵、幼若螨杀伤力强,对成螨基本无效,但接触到药剂的雌成螨所产卵的孵化率低。药效发挥较迟缓,持效期40~50天,不受温度影响,可与波尔多液混用。对蜜蜂有毒。适宜花前花后使用,若7、8月份使用应与速效性杀螨剂混合使用。
    炔螨特(克螨特):73%乳油2000倍,有机硫类杀螨剂,低毒,对害螨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在气温高于27℃时,还有熏蒸作用,对成螨和幼、若螨有效,杀卵效果差。对三种害螨均有效。在世界各地已使用了30多年,至今尚未发现有螨类产生抗药性,在任何气温下使用都有效,气温20 ℃以上药效好,20 ℃以下随气温递减。持效期可达20余天;可在苹果生长后期(7、8月份)选择使用
    唑螨酯(霸螨灵):5%悬浮剂1000~2000倍,为苯氧基吡唑类杀螨剂,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速效性好,持效期可达30天。对成螨、幼若螨有效。可防治三种害螨。
    螺螨酯 (螨危):24%悬浮剂4000~5000倍,作用机制独特,具触杀作用,对幼若螨及卵有效,虽然不能较快地杀死雌成螨,但对雌成螨有很好的绝育作用。雌成螨触药后所产的卵有96%不能孵化,死于胚胎后期。速效性较差,持效期长4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喷药2小时后遇中雨不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适于前期使用。
    联苯肼酯:为联苯肼类杀螨剂,对活动态螨防效优良,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48%悬浮剂3000倍对三种害螨防效均在96%以上。
    阿维菌素:1.8%乳油3000倍,属抗生素类杀虫剂,高效、广谱,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持效期较短,速效性较好。能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的害虫以及叶螨、锈螨等。能渗入植物叶片内。对蜜蜂高毒。2.3 桃小食心虫
    防治桃小食心虫应采用地面施药于树上喷药相结合的方法。地面施药在连续3天诱到成虫或6月上中旬遇较大降雨后及时进行。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地面喷洒,亩用药1~1.5斤,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地面喷洒;药后要浅锄、耙平。树上施药在蛾峰后3~7天或田间卵果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喷施30%氰戊菊酯+马拉硫磷(桃小灵)乳油2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或22%高氯+毒死蜱(虫多杀)乳油800~1000倍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较重果园,每代防治2次,每次间隔10~15天。喷药一定要周密,尤其萼洼处一定要着药。
    2.3 苹果小卷叶蛾
    发生严重园片分别于红富士苹果花蕾露红期(此时正值越冬代幼虫发生盛期)和谢花后各喷施一次;一般园片于谢花后喷施一次,即可有效控制全生育期危害。有效药剂有24%甲氧虫酰肼(雷通)悬浮剂,该产品属蜕皮激素类杀虫剂,促进幼虫蜕皮,选择性强,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效,且对各龄幼虫均有效。5000倍防效95%以上。虫酰肼:20%、24%悬浮剂3000倍。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标美)微乳剂8000倍。
    2.4金纹细蛾
    防治适期 5月上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
    有效药剂: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抑制幼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之不能蜕皮。对成虫无效,有杀卵作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低毒、低残留。主要品种有除虫脲(灭幼脲一号、敌灭灵)、灭幼脲三号,5%杀铃脲乳油、5%氟铃脲乳油、5%氟虫脲乳油(卡死克) 1500倍等,长期使用药效明显降低。目前多与阿维菌素或菊酯类农药混合使用。
    阿维菌素: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18%杀虫双乳油(潜蛾净)500倍:沙蚕毒素类,第一个动物源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对成虫、幼虫、卵都有效,低毒、低残留。对蚕剧毒,使用时应注意。
    2.5康氏粉蚧
    防治适期5月中下旬~6月上旬、7月中下旬、8月中。
    有效药剂:毒死蜱:48%乳油或微乳剂1500倍或其复配剂。
    25%噻嗪酮(优乐得)悬浮剂1500倍,该产品属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毒性低,适合无公害生产需要。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对低龄若虫毒杀能力强,3龄以上毒杀能力显著下降。对成虫没有直接毒杀作用,但能缩短成虫寿命,减少产卵量。持效期长,可达1个月。
    3、结语
    上述杀虫(螨)剂可与除波尔多液外的常用杀菌剂现混现用,达到施药一次兼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多数杀虫(螨)剂主要是触杀作用,因此为确保药效,施药一定要均匀。同时药剂选择针对性要强,注意合理混用和交替用药。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1

菊东篱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7-6-3 20:2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宁夏
好文章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GMT+8, 2023-12-1 01:21 , Processed in 0.374896 second(s), 3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